吴    志


有些科学理论,看起来是不能创造经济价值的,实际上是能创造经济价值的。你若不虚心学习,你若不与时俱进,只崇拜一百年前的旧理论,只崇拜上个时代的科学家,那么就会花巨额资金建设两座规模宏大的引力波天文台,还从全世界招聘许多科学家来工作。对于其他国家来说,若在科学上只知崇拜美国,唯美国马首是瞻,一旦美国发现了引力波,由于害怕落后,有能力的国家亦步亦趋,投入巨资建立引力波天文台,这样就烧钱无数了。

对任何个人,对任何理论,都不要盲目崇拜,看到好学者给予赞美,看到好理论给予传播,那就可以了。如果你想用奖项和奖金来表达赞美,那也是可以的,那是对科学和科学家的支持。对于球星来说,球迷的捧场是很重要的,这样他才有动力、收入和荣誉;对于学者来说,道理也是相通的,虽然收获的荣誉与金钱远远不如球星,但有人看、有人赞也是很重要的。最近一个多月我写了不少论文,就是看到有全球学者来围观,也得出点成果给大家看啊。实际上,我可以无限写下去,但那样我就没饭吃了,科研之余还得找米下锅。

对于一个社会来说,若崇拜演艺明星,发达的就是娱乐业;若崇拜体育明星,发达的就是体育业。欧洲崇拜足球明星,所以欧州足球发达了,但国家没落了,因为科技落后了,经济衰退了,搞科技的,搞企业的,都无钱可赚了。美国崇拜篮球明星,所以美国篮球业发达了;美国崇拜好来坞,所以美国电影业发达了;美国崇拜华尔街,所以美国金融业发达了;美国崇拜武力,所以美国战争业发达了——没有说错,是作为一种事业或生意来做的,这就烧掉了很多钱。更要命的是,美国不注重制造业,所以美国经济式微了,感觉口袋已经没有钱了。

美国科技历来发达,科学家年收入大概在10万美元以上,这是比较高的收入了;工程技术专家年收入大概在10万美元以上,这也是比较高的收入了。不过,医生收入高达18万美元。这也是有道理的,医生既是科学家,也是工程技术专家,至少有一部分人是这样。若治病之余研究病理、病因、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,那就是医学科学家了。其中许多积极进取的医生经常写论文,这部分人可以称为科学家。另外,当医生工作辛苦,责任重大,马虎不得,收入高点也正常。所以,美国科技依然发达,但长远来看可能会被经济衰退拖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美国有一批终身教授,虽然年收入只有六七万美元,但他们获得科学家最想得到的两种东西:一是学术自由。可以自由追求学术成就,可以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科研上。二是稳定收入。终身教授是铁饭碗,一经聘用不得解雇,这比不稳定的高收入更重要。终身教授也就是副教授以上的教授,低一个级别的是助理教授,他们也会努力追求学术成果,这有助于他们晋升终身教授。当上了副教授,也要继续追求学术成果,因为他们还想当教授。当上了教授,还会继续追求学术成果,因为他们已经停不下来了,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、主要特长、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了。美国科学家,基本就是大学教授中的姣姣者。所以美国科学事业非常发达,美国出生的诺贝尔奖学者多达267位,获奖时在美国工作的学者则高达365位。

当然,科学家毕竟是打工一族,有一个稳定的高收入就不错了。若想发达必须既搞科技,也做企业,如比尔·盖茨、乔布斯、埃隆·马斯克,还有谷歌、推特、脸书等公司的老板等,几乎都是这类富翁。唯有老人家巴菲特是例外,他实在不懂科技,所以也不投资科技。不过,股票已经成为一门学问,可归入经济科学领域,我研究了半辈子都无法征服,从这个角度看巴菲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科学家。当然,他做股票属金融业,在美国依然是热门,也需要有一个代表人物。

中国社会崇拜演艺明星,这是多年的老毛病了,现在有所收敛。中国传统是崇拜官员,考公务员的水泄不通,当公务员收入不错,地位不错,荣誉不错。但搞科学的基本是穷人,搞发明的也基本是穷人,除非在体制内谋到一个铁饭碗,一旦拥有铁饭碗也就不想干了。干不干差不多,有没有成果都一样,除非是诺贝尔奖,这对中国人而言比登天还难。中国人还有个毛病,崇拜房地产,全民炒楼,甚至卖掉公司去炒楼,这样问题就大了。不过,也是出于无奈,为了保值升值,况且现在搞企业的也沦为穷人了。中国在某些方面类同美国,既搞科技,也搞企业,才有可能发达,这是必须的。现在中国的发展放慢了,未来也不乐观,这与社会价值取向有关。不过,还可以寄希望于改革。

中国学者搞科研大多具有功利性。以前有论文才能评职称,于是拼凑论文,抄袭论文,购买论文,花钱发表论文,这样搞出来的东西没有多少科学价值。现在有点水平的学者,追求的是在《自然》、《科学》和《细胞》这三种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,如果能发表一篇那就属重大科研成果,就会成为学术权威,极大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,就有资格当中国科学院院士了。几个月前,西北某大学一个研究员在《自然》发表了一篇论文,《广州日报》几乎用半个版的篇幅来报道,这是一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,估计当地报纸更会隆重报道。最近四川某大学一个研究团队,在《细胞》发表了一篇论文,所在大学重奖他们1350万元,这是多少呢?200万美元,正好是诺贝尔奖的两倍。如果有人能在这三种期刊上发表十几篇论文,那就是全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了,可以当中国最好大学的副校长了。这在中国不得了,这副校长是大官了,可能相当于副部长吧。

当然,能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,说明这篇论文具有世界水平;能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,说明这个学者是世界一流科学家。问题在于,评价方式似有不妥,要外国人说好才是好,不然狗屁不是。比如,屠呦呦若不获得外国的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,那么她在中国什么都不是。要外国人说你好,不是那么容易的,你家的孩子你必须经常表扬,外人一般不会表扬的,偶尔在你面前赞美几句,那是客套话。

各大学都鼓励本校师生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,对在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发表的论文,平均每篇奖励30万元,这也是很高的奖励,只是能做到的人不多。假如大学学术委员会每个月都对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评奖,视科学价值奖励1-30万元,那么搞科学研究的人会多十倍,科研成果也多十倍。但有个问题,体制内的学者有人奖励,体制外的学者谁来奖励?无人奖励,他们只配纳税交费,让别人拿去给体制内的学者发奖金。

由此可见,现在的中国依然非常崇洋媚外。虚心学习外国长处很有必要,过于崇拜就不可能超越。从某个角度看,崇洋媚外也是出于无奈,因为很多中国人不辨真理,真理摆在面前也不认识,要外国人告诉他这是真理,他才知道真理就在面前,这是由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的,这个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,不能独立思考,缺乏批判能力。若这样继续下去,中国会再次沦落、肢解和分裂,再度被西方强国打败、瓜分和奴役。

我从来没给《自然》、《科学》和《细胞》投稿,更不可能有论文在上面发表了,难道我的东西就没价值了吗?给学术期刊投稿,有些东西是无法忍受的,投十篇稿,可能只用两三篇,也要等一年多以后才用,到那时你已经淡忘了或没有兴趣了。他们还把你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,不该删的删了,有价值的删了。一本学术期刊,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、传统和套路,你必须按他们的套路出招,能在上面发表论文的人,都是他们的资深读者,是喝他们的奶长大的。若你是革命性、颠覆性的科研成果,他们不接受或看不懂。这些规矩都让你无法忍受。

将母语译成英语也是个问题,很多学者译不出来或译得不好,勉强译出来也要花大量时间精力。让我译自己的论文,也能译得出来,但要花十倍的时间精力,主要是查生词花大量时间精力,要译得很地道、很精彩那是不可能的,只能大体表达原意。译一篇论文,可以写十篇论文了,这就很不合算了。

从这个角度看,中美之间的科学差距没有表面那么大,部分原因是语言问题,美国科学家不存在语言问题,能轻易在《自然》、《科学》和《细胞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,这样获得诺贝尔奖和被引用的论文就更多一些,也更容易为世人所知。假如莫言不是用瑞典语在瑞典出版了三部小说,恐怕就得不到诺贝尔奖了,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普通中国作家而已,但不意味着中国的文学水平与世界有太大差距。中国人认为,中国还有很多个莫言,有些人比莫言还莫言。

任何一个学者,都希望自己发现的真理能第一时间传播出去,个人学术网站就是最好的选择,只要有读者围观就等于有人表扬赞美。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,网络才是最好的平台。不过,要让全球学者认识你和了解你,需要很长时间,主要是别人很难发现你的平台。

搞科学研究是一种奉献行为,出学术著作那是要自己掏钱的,现在没有十来万出不了一本书,更不用说得到什么版税或稿酬了;发表学术论文,那点稿酬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。写论文与写小说不同,写小说可以信笔神游,随心所欲,到哪是哪;写论文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据,要有思考、有分析、有研究、有实验、有调查、有观察、有出处,这样才能得出一句话,尤其是作为新观点的话。

既然是向人类或社会奉献,付出劳动、辛劳和金钱也无所谓了。问题是,若没有领导、部门、单位对你的科研成果作出认定,你啥都不是,你的研究成果啥都不是。比如,你要掏钱成立一个科研机构,名称稍为大一点,有关部门就不批给你了,因为你有招摇撞骗的嫌疑。你说你是知名学者,哪个部门给你颁发过证书、聘书、职称或称号?你说你的研究成果很有价值,哪个领导肯定过你,接见过你,哪个部门鉴定过你的科研成果?你拿不出来是不是?那么你十有八九是骗子。

技术发明,专利局可以颁发专利证书;科学论文,似乎没有哪个部门来认定价值和颁发证书。除非一不小心被天上掉下的诺贝尔奖砸中脑袋,除非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或进步奖——那需要有申报,那需要有单位,那需要有关系。谁去做这种工啊?除非吃饱饭撑着难受想找点事干。

这样问题就大了,你是科学男,想凭科研成果吃饭,但学术著作是倒贴的,学术论文又不挣钱,唯一途径是搞一个科研类的企业谋生,若是技术型的倒好办,若是科学型的就难办了,不仅盈利模式难办,你连执照都拿不到,这样就把唯一活路堵死了。

科技部门、科技协会不评价和奖励科研成果,严重打击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,挤压了科研人员的生存空间,这样发展科学技术就成一句空话了。有人异想天开:我不要科学,只要技术。这等于说我不要地基,只要高楼。没有科学,技术就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

美国技术发达,是建立在科学发达基础上的;欧洲技术发达,是建立在科学发达基础上的;日本技术发达,是建立在科学发达之上的。英国之所以有工业革命,不就是因为涌现出许多科学家么?在那个时代,牛顿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几乎都是英国人。当然,科学是无国界的,你可以奉行拿来主义,别人研究出新理论,能拿就拿,能要就要,能偷就偷,能抢就抢,这样也算不错,你只比人家落后几十年。人家把原子弹造出来了,你二十年、三十年、四十年、五十年后才造出来,朝鲜六十多年后才造出来。若双方打仗你早就死几回了,轮不到你在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欢呼雀跃。

美国在1969年登月,中国可能要在2019年才能登月,整整晚了五十年。当中国人有机会到月球散步时,不必有太多激动,太多表彰,太多重奖,太多宣传,太多张扬,悠着点更好,毕竟是步人后尘。若说科技价值,可能还不如一些有价值的论文,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。如果说二次登月是抄袭作业,撰写论文就是创造知识。虽然重新登月也会有技术创新,但拿国家的科研经费,拿国家的薪金报酬,拿国家的福利待遇,还享有崇高的荣誉地位,做出点成绩是很应该的。那些自食其力、无私奉献的学者,更值得社会尊重。

从民用产品的角度,人家根据全新科技理论制造出全新科技产品,几年内就占领全球市场,即使你十年后学会怎么做了,也没你什么事了。今年二月我去日本旅游,发现有人购买日本某品牌的牙膏几十支带回中国,恨不得把这个超市的货都扫光。看到这阵势,我也跟风购买了两支,回来一用发现是宝物,杀菌效果非常好,对口腔溃疡、牙龈出血和口臭有特效,我再也不想用中国牙膏了。为什么日本人能做到这样?背后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作支撑,什么原料,什么配方,什么比例,如何生产,如何保存,有无毒副作用,都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吧?牙膏是这样,所有产品都是这样。很后悔没购买某种洗头水,据说洗了真的不掉发,由于当初没重视,连名字都没记下来。

一个国家不重视自己学者的科研成果,学者吃亏大,国家吃大亏。我十三年前出版的《生命是什么?》指出:中国的阴霾是非常严重的问题,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,由于人微言轻,无人重视,直到两三年前,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了PM2.5数据,引起哗然和争论,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,但社会损失已经很大了。《生命是什么?》还指出,中国的空气、水体、土壤和食物污染已经很严重了,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。但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,如果要计算损失,那就是天文数字了,许多人付出的是生命代价。

科学的最高境界是向人类无私奉献。自己发现了真理,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告诉人类,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,写成论文向人类传播。牛顿、达尔文、爱因斯坦、霍金都是这样的,他们追求真理、造福人类的精神,是永远值得学习和敬仰的。写论文的过程,就是研究的过程,思考的过程,分析的过程,调查的过程,实验的过程,观察的过程,学习的过程,这是成为专家和大师的唯一途径。不然,只读几年名校,只是曾经出国,只是成为博士,只是当了教授,那都算不了什么,只是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而已。

学习是一辈子的事,毕业后要在工作中学习,工作需要才会学习,不然谁也不愿意整天抱着一本教科书。如果你把科学研究当成工作和兴趣,那么你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东西。写论文要参考许多书刊报纸,若在图书馆查资料或在书店找资料,半天或一天翻过的书可能就有十几本或几十本,相当于大学四年读的书了。浏览也是一种读书方式,是查重点,查关键,查干货,浏览过了也就等于看过了,有些书翻翻就不看了,实际上也等于看了,这是一种选择,觉得没价值才不看的。

由于中国人崇拜文凭,读完本科、硕士或博士就觉得大功告成了,够吃够喝一辈子了,继续学习,终身学习的人极少,这就影响到中国的科研事业,只有极少数“学术疯子”才会继续学习。若你学术水平很高,科研成果很多,遇到那些名牌大学生或硕士博士,他不是看你的书籍文章,而是看你的学历学位职称职务,若不如他就会对你的科研成果不屑一顾,表现出十足傲漫自负、夜郎自大,只有少数明白人英雄不问出处。

中国轰轰烈烈搞科技创新,很多东西只是浮在表面,要走的路还很长,必须人人崇尚科学,人人崇尚技术,人人崇尚科学家,人人崇尚发明家,人人崇尚技术专家,并让他们获得较高的收入、较多的荣誉和较高的社会地位,成为人们学习和向往的榜样,这样才会拥有美好未来。

日本人非常热爱学习,非常重视科技创新。明治维新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运动,有点类同中国的洋务运动,但中国只学到皮毛,日本学到了根本,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。这种学习和进取精神一直延续至今,所以日本的科技是一流的,最近二十年获诺贝尔奖仅次于美国,若从人口比例来看可能在美国之上,况且日本不是英语国家,这是很不容易的。

日本的制造技术和产品技术曾经风靡世界,现在日本技术也很先进,只是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不多了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曾去上海宝钢参观,这是日本人帮助搞起来的,使用日本设备和技术,看了之后让我感到震撼,到现在依然是中国最好的钢铁厂。几年前我参观广州丰田汽车工厂,看了之后让我感到惊讶。在科学技术上,日本是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。过去他们是学生,现在他们是老师。

在这个网站的读者中,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国内外的学者,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居多,他们才知道这些文章书籍的价值。其中,最值得尊重、最令人喜爱的读者是日本人,他们对科技的渴求,对知识的渴望,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。从这点来看,日本是一个拥有未来的国家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然富裕、强大和先进,其他国家要追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不过,日本需要克服经济衰退,不然可能会拖累科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2017年7月27日


 

上一章       目录      下一章
打赏《生命是什么》的作者
关注作者的微博

版权所有——吴志    http://www.wu-zhi.com 手机网址:m.wu-zhi.com

购买热线: 020-85676671    13682279901
粤ICP备06116731号

网站统计

手机网址:
m.wu-zhi.com

mobile we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