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黑子是陨击坑

          吴  志          


  人类发现太阳黑子至少有两千多年了,《汉书·五行志》记载了公元前28年的一次黑子活动。随着望远镜的发现,十八世纪以来人类对太阳黑子有了较多的研究,并对太阳黑子进行了解释,认为是太阳表面的风暴,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状气流。这种解释牵强附会,不能令人满意,也解释不通一些有关现象。

  比如,太阳黑子的出现,表面看应当是太阳活动减弱的现象,实际上却是太阳活动加剧的现象,这是相当矛盾的。由此看来,人类并未真正了解太阳黑子的成因和本质,需要重新进行分析、研究和解释。种种迹象表明,太阳黑子是小天体撞击太阳形成的陨击坑。

  在理论上,绕日天体都会坠入太阳。我在《生命是什么?》和多篇国宝级科学论文中,提出和论证了这个观点,看来这是不可置疑的真理。太阳系有很多小行星和彗星,这些天体是经常坠入太阳的。太阳是太阳系中引力最大的天体,坠入太阳的天体也是最多的。由于这些小天体通常较小,又要迎着眩目的阳光观测,未被人类观测到击中太阳的瞬间,只有黑子起来了才知道。不过,有几次观测到彗星坠入太阳,因为彗星拖着一条又大又长的尾巴,比较容易观测到,但也没能看到落点,只是看到彗星向太阳飞去,很久都没有从另一面飞出来,就推测已经落入太阳了。小彗星坠入太阳不一定形成黑子,彗星主要由水、氨、甲烷、氰、氮、二氧化碳等组成,都是气体或容易气化的物质,而彗核是由凝结成冰的水、二氧化碳(干冰)、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,是个“脏雪球”!这团雪球还没落入太阳表面就气化了。大彗星坠入太阳有可能形成黑子,下文会分析这个问题。理论是经严密论证的,事实是摆在眼前的,太阳黑子也印证绕日天体最终会坠入太阳的事实。小行星和彗星会坠入太阳,行星和卫星也会坠入太阳,无论大小都是这个规律,再大的行星对于太阳来说都是小颗粒。

    1.从黑子形态来分析

   下面我们先看一组照片:

  从照片来看,有一个大坑、一个中坑和一些小坑,明显就是小天体砸出来的。中间最黑处叫本影,旁边较黑处叫半影,半影显然是被砸出来的毛边,若是地面会有很多石块和泥土飞起来,若是海洋会有很多水溅起来。太阳是一团炽热的气体,确切说是等离子体,由于引力大,压力大,密度高,与液体没有太大差别,密度1408kg/m3,比水的密度还大40%,也比木星的密度略大一些。一个直径几公里、几十公里、几百公里、几千公里的天体砸下去,是不是会有一个黑坑和毛边?好比一堆煤火烧得正旺,你丢一块石头下去,当然会有一块黑斑。
  从这幅照片看,砸下去两个坑,破坏了太阳表面结构,太阳表面物质涌了出来,很像液体涌出。太阳出现两个或多个黑子时,是彗星或小行星在下落过程中,在太阳引力和高温的作用下,分裂成两个或多个,也有可能是小行星群一起落下。
  以上两幅照片也是太阳黑子特写,从半影来看明显是太阳物质翻卷出来。黑子附近的颗粒物叫米粒,是太阳表面的基本结构。这几幅是能找得到的太阳黑子特写照片了,都是天文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拍的,随手拈来,没有挑选。俗话说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事实摆在面前,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。为什么天文科学家没有得出这个结论?因为天文科学家意识不到太阳经常被小天体袭击。2004年我的《生命是什么?》得出绕日天体最终坠入太阳的结论,并认为经常有小天体坠入太阳,虽然那时还没有发现直击事件,但有些彗星轨道已经坠落得很低了,几乎是擦着太阳表面运动的,在书中也有附图。

   2.从温度变化来分析

   太阳表面温度是5770K,也就是5497℃。据天文观测,黑子出现时背景温度由6000℃缓慢降到4000℃,背景温度略升高是小天体激烈撞击的结果,温度下降是因为小天体落到太阳,无论是岩石、冰块气体,都要吸收热量,阻挠燃烧,遮挡辐射,这样从地球观测温度就慢慢降低了。唯有小天体坠入太阳,才有这么合理的温度变化。


   3.从磁场变化来分析

   太阳没有行星那样的两北两极磁场,按本人辐射力学观点,磁是电子云集或质子(或离子)云集,太阳正负电荷没有云集到两极,也就没有北磁极和南磁极了。不过,太阳表面有一些动态的磁极,也就是在某个时间地点有电荷云集。最明显的是太阳黑子,通常表现出N极或S极,即电子极或质子极,往往成对出现,是太阳的强磁场。这是小天体被分解表现出来的磁极,小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,落入五千多度高温的太阳表面,就被熔化分解成等离子体了,即分拆成电子与质子,其中一个坑是电子云集,附近另一个坑是质子云集,于是局部性的两个磁极出现了。至于太阳表面的原有物质,由于温度太高,磁性弱化,相比之下,小天体的落点就表现出强磁性。


  4.从黑子持续时间来分析
  黑子在太阳表面持续时间长短不同,小黑子持续时间约3个小时,多数黑子寿命小于11天,较大黑子寿命几个星期,大黑子寿命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。这是太阳吞噬、消化和同化小天体的时间,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。若吞噬了一个直径一两千公里的小行星,是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来消化的。太阳表面温度不算太高,丢半个月球大小的天体进去,需要那么长时间才能烧化。
  苏梅克-利维彗星撞击木星,形成的暗斑有的持续了一个月以上,最长的持续了五个月才逐渐消失。虽然太阳与木星截然不同,但密度是基本相同的,两者的陨击坑持续时间长短,可以粗略比照参考。相对而言,太阳黑子持续时间更短一些,毕竟太阳有一个烈焰翻滚的表面,太阳的高温能吞噬一切。
  5.从黑子大小来分析
  太阳黑子的大小,通常是几百公里至几万公里,中等黑子相当于地球大小,这不意味着坠入太阳的天体有那么大,陨击坑都是放大的,太阳表面的陨击坑也会放大。6500万年前坠入墨西哥的小行星直径10公里,陨击坑直径180公里,放大了18倍。1994年苏梅克-利维彗星撞击木星,一个1公里左右的碎块,产生的暗斑直径达3万公里,放大了3万倍。这就不难理解有些太阳黑子直径达20万公里了。那么小行星坠入太阳放大多少倍呢?可以拿地球和木星的陨击坑来分析对比。

  ①太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,对小行星的引力远远大于地球引力,这意味着小行星以更高的速度坠入太阳。

  ②小行星坠入太阳是气化过程,一块固体气化成气体,显然要放大很多倍。比如,水的密度是1000kg/m3,而水蒸气的密度为0.6 kg/m3,这意味着体积放大1667倍。太阳温度更高,物质气化后体积膨胀得更大。不过,坠入太阳的小天体不是瞬间气化,是一个缓慢气化的过程,因而放大倍数没那么多。

  ③一个小天体在太阳表面,会挡住更多太阳光,看起来就显得更大。就像一枚硬币,越靠近光源显得越大。太阳没有一个硬壳,可以视为一团燃烧的气体,小行星向太阳坠落,不知落到哪里才算“落地”。人类能看到的部分是光球,光球的厚度就有500公里;光球之上是色球,厚度2000公里,温度最高处几万度;色球上面是日冕,厚度几百万公里,温度一百万至几百万度,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很多倍。色球和日冕都属于太阳大气层,这意味着小行星向太阳坠落过程就处于气化和解体过程了,投到光球上的黑影也比较大。至于在哪个高度黑影面积最大,人类是不知道的。

 综合分析,小行星坠入太阳,形成黑子的大小,大概是小行星的100-10000倍,这样就合理解释了黑子太小问题了。一个20万公里直径的太阳黑子,需要20-20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。


  6.从黑子磁性来分析

  太阳黑子有单个的,成对的,多个的,成群的,最典型是成对出现,东边一个西边一个,西边的先出现,东边的后出现,两个黑子极性相反,在北半球西边的是S极,东边的是N极;在南半球西边的是N极,东边的是S极。这个现象很奇怪,太阳由西向东转,若是一个小天体分裂成两块一先一后落下,正常是东边先出现,西边后出现,况且南北两个半球还不一样。这是必须解释清楚的,而且比较难解释。

  典型的双黑子群是这样演化的:先出现一个小黑点,随后东边出现一个小黑点,两个小黑点逐渐长大,同时在两者之间和周围出现一些更小黑点,构成两个大黑子和一些小黑子群,然后两个大黑子逐渐远离、分裂和消失。

  可能原因:小天体向太阳坠落过程中,由于要穿过几百万公里厚的高温大气,其中最高温度达几百万度,那些质量不是很大的小天体就被分解了,分解成电子和正离子,或电子和质子,也就是变成等离子体或准等离子体了,但仍然抱团向太阳坠落——可称为电离云,包含有电子团与质子团。由于这些小天体原是绕日公转的,即围绕太阳自转方向由西向东运行,向太阳坠落时也是沿着这个方向斜线下落,就像空间站坠落地球一样,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向地球坠落时,下落轨迹是一条小角度斜线。那么小天体向太阳坠落也是类似轨迹,是由西向东的一条小角度斜线,远远不是垂直下落的。

  电离云落入太阳表面时,由于太阳表面带有一定磁性,或电子多一些,或质子多一些。在太阳北半球质子多一些,电子团能顺利落下,由于太阳表面高温,电子与太阳表面质子不能结合,这个坑就成为电子极,即S极。质子团下降到一定高度,被太阳表面的质子排斥,轨迹前跳,就像打水漂一样,落在东边不远处,这个坑就成为电子极,即N极。为什么不继续前跳了呢?被先前落下的S极拉住了,无法走远,这也是电离云包含有电子团和质子团的原因。这是在太阳北半球发生的情况。在太阳南半球,太阳表面电子多一些,质子团受吸落下,电子团被拒前跳,这就构成了与北半球不同的磁极。

  轨迹前跳也可以这么理解:太阳是激烈向外喷发高温气体的,就好比有无数个氢弹爆炸释放出光辐射和冲击波,当一团固体、液体或固体冲来时,两种力量会发生对撞,结果会使小天体的轨迹发生飘移。来自太阳的冲击力对电子云和质子云(或正离子云)是不同的,这就形成了西、东两个落点。


  注意一个问题:太阳北半球质子较多,南半球电子较多,这就决定了太阳风的物质分布。太阳是一边由西向东旋转,一边往自转平面把物质抛洒出去的,也就是把太阳风吹向周围。这意味着北半球抛洒的质子多一些,南半球抛洒的电子多一些。吹到地球之后,北极落下的质子多一些,形成N极;南极落下的电子多一些,形成S极。这是地球南北两个磁极的来源。在《地磁的形成》一文中,对地球两极的形成推出了一些假说,都不能令人满意,看来这才是主要原因。 

  内行星的南北磁极也是这么形成的,但金星没有两极磁场,可能与自转太慢、有浓厚大气和较强电离层有关。金星的自转周期是243天,一天比一年还长,可以视为静止不转的,这样太阳风吹来的电子和质子就很难在两极聚集。金星有浓厚大气和较强的电离层,都能阻挡太阳风。不过,外行星的磁极与内行星相反。可能是太阳风吹远了之后,发生扭曲,就像拧麻花一样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向。从冥王星轨道倾角较大来看,太阳旋涡能量场是会发生扭曲的。

  太阳表面经常一西一东出现一对黑子,可以从上述文字得到合理解释。

  7.从黑子出现地点来分析

  从黑子分布区域来看,绝大多数分布在太阳赤道两侧8°-35°区间,这正是小天体最容易坠入太阳的区间。太阳外围的天体,大多分布于太阳赤道外围延伸平面,包括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也是处于这个平面,小天体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,慢慢向太阳坠落是一个正常过程,包括八大行星也是慢慢向太阳坠落。因此,小天体从这一带登陆太阳就是十分正常的了,这也是一个有力证据。

  这种情况与本人的辐射力学理论完全吻合。按我的辐射力学理论,太阳是一个一边自转一边向外辐射能量的天体,形成一个旋涡能量场,在赤道平面辐射最强、引力最强,所以行星、小行星、彗星大多分布在赤道平面,坠入太阳时也就较多坠落在赤道及两侧。既然小天体可以在行星、卫星上登陆,也一定可以在引力更强大的太阳上登陆。

  为什么不是落在太阳赤道最多?①从引力来看,坠入太阳的小天体本应较多坠落在赤道,但太阳还有斥力,太阳喷发的太阳风,主要成分是电子与质子,也是在赤道上方分布最多,这就对坠落的电子团与质子团有很大影响。你要下来,我顶着你不让下,结果就偏向了赤道两侧。②与太阳旋涡能量场有关。太阳是旋涡能量场,靠近表面的旋涡有所扭曲,就像水旋中心的内壁被扭曲一样。离太阳远到一定距离后,外围天体就分布在太阳辐射平面上了。③与小天体的运动有关。小天体原是绕日公转的,轨道、方向、速度不完全相同,在轨道什么位置被太阳拉下来,就决定了落点不同。④与太阳大气有关。太阳大气层厚达几百万公里,受太阳喷发和辐射的影响,有乱流和“横风”,有高压区和低压区,即使小天体在太阳赤道上方,要落入太阳赤道也是比较困难的。

  8.从黑子撒播面积来分析

  多数情况黑子是集中出现的,当为单个、两个和几个黑子时,一般集中在小范围,但有时出现成员众多的黑子群,撒播的面积比较大,可能有以几下种原因:
  ①遇到了小行星群下落。这样分布面积就比较大了。
  ②单个小行星裂解多块。由于太阳有浓密和高温的大气,若是结构松散的小行星,就像一座大石山本身有很多断裂带,那么向太阳坠落过程中就解体得比较早,散裂块数比较多,播撒面积比较大,由于每块外形、面积、质量不同导致速度不同,加上太阳的自转,黑子出现就比较多,落点面积也比较大。太阳直径是139万公里,小行星在太阳大气层中下落几百万公里,解体和播撒得到处都是,那就很正常了。1994年苏梅克-利维彗星撞击木星,在坠落之前就被木星拉扯分裂成21块。
  ③太阳大气层气流复杂。在太阳大气层内,可能有横风、纵风和斜风,不同的层区有不同风向,这样多个裂块下坠时就被吹得到处都是了。或者因为太阳大气层有变化无常的气流和气旋,可以随意改变小行星的下落轨道。

  ④受太阳表面爆炸影响。太阳表面有很多局部大爆炸,比如耀班和日珥,都是太阳表面的激烈爆炸。耀斑持续五分至几十分钟,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亿颗氢弹爆炸。日珥经常与耀斑伴生,耀斑也经常出现在黑子附近,爆发时喷发的高温等离子体高达几十万公里,还有无数小日珥喷发高温等离子体高达9000公里。这些爆炸和喷发,都会影响小天体的下落轨道。



  9.从太阳活动和影响来分析
 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而显得黑暗的区域。假如太阳黑子出现是太阳自身运动情况,那么黑子出现时应是太阳活动黯然失色时,事实刚好相反,此时太阳激烈波动,磁场增强,辐射增强,太阳风增强等。
  长期观测发现,黑子多的时候,太阳活动也比较活跃。黑子附近的光球中总会出现光斑,黑子上空的色球中总会出现谱斑,其附近经常有日珥。同时,绝大多数的太阳爆发活动现象也发生在黑子上空的大气中。从太阳大气低层至高层,以黑子为核心形成一个活动中心——太阳活动区。黑子既是活动区的核心,也是活动区最明显的标志。太阳黑子活动还能对地球产生较大影响,引发磁暴、电离层扰动,对人的神经系统也有较大影响,并引发较多的车祸。
  ①黑子会对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产生干扰,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,动物迷路,无线电通讯受到严重影响或中断,直接危害飞机、轮船、人造卫星等通讯系统安全。
  ②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,太阳会发射大量的高能粒子流与X射线,引起地球磁暴现象,导致气候异常,地球上微生物因此大量繁殖,这就为流行疾病提供了温床。
  ③太阳黑子的活动,还会引起生物体物质出现电离现象,引起感冒病毒中遗传因子变异,或者发生突变性的遗传,产生强感染力的亚型流感病毒,形成流行性感冒,或者导致人体的生理发生其他复杂的生化反应,影响健康。
  ④一位瑞士天文学家发现,太阳黑子多的时候,气候干燥,农业丰收,黑子少的时候,暴雨成灾。地震工作者发现,太阳黑子数目增多的时候,地球上的地震也多。植物学家发现,黑子多作物长得快,黑子少长得慢。
  以上现象说明,是小行星撞击太阳之后,激发了太阳的活动,由正常趋向激烈。假如像过去那样认为,太阳黑子是太阳燃烧不充分的黑暗区,那么太阳活动就应有所减弱,消停一些,沉寂一些,收敛一些。
  为什么太阳黑子对地球和地球生物影响那么大?苏梅克-利维彗星撞击木星,一个大小为1公里左右的碎块,撞击木星时产生的能量估计为25亿到25万亿吨TNT炸药,这样的碎块共有21个。这就可以想象一下小天体坠入太阳的情况了,等于有大量核弹爆炸,产生大量的辐射和太阳风影响了地球。
  无论是太阳、行星还是卫星,都经常把附近的小天体拉入怀抱,人类只知道行星和卫星有小天体坠落,很少观察到太阳有小天体坠落,这只是未被人类察觉或被人类忽视了。究其原因,也许是太阳过于刺眼,要仔细观察不容易,采取遮光措施后有些现象就观察不到了,而且研究人员也不愿长时间观察和追踪太阳。另外,坠入太阳的小天体绝大多数相对较小,不足以大到能让人类观察到,因而人类也不一定能观察到坠落过程。真正算得上大型的小天体撞击太阳,可能要几千年、几万年、几十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一次。
  太阳黑子的形态,很像小天体登陆太阳的“脚印”,中间是一个黑乎乎的深洞,周边有放射状物质溅出,若是太阳表面是固态的,就应该出现一个永不消失的陨击坑,不过由于太阳表面是高密度气态或等离子态的,被小天体击中后留下的陨击坑就不会长久。从这篇文章和《木星表面是一片火海》,推出了一个新概念,把陨击坑由固态天体拓展到气态天体、液态天体和等离子态天体,包括太阳、木星和恒星等。
  小天体坠入太阳,产生了明显黑斑,还放大了很多倍,才让人类得以发现。当小天体撞击行星或卫星时,会引起巨大爆炸,并产生耀眼光芒。然而,撞击太阳就大不相同了,因为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,永远处于激烈爆炸之中,发出极强的光线。当有小天体坠落时,首先会遮挡太阳发出的光线,使太阳出现黑影或黑斑;然后落入太阳表面时会大量吸收太阳能量,使落点处急剧降温;最后小天体慢慢吸收太阳能量,慢慢被太阳分解、消化、吸收和同化,这个过程也消耗了太阳的能量。至于小天体坠落过程被气化发出的光,对于太阳光来说是微不足道的。在地球,白天都看不到流星划过,更何况是在太阳?况且,太阳没有坚实的表面,小天体砸下不会随着“膨”的一声巨响火光冲天,太阳表面软绵绵的,硬度大点的地方相当于海洋,而且是一片火海,即使小天体砸下来有点火光飞溅,对于太阳光来说微乎其微。这就是黑子形成原理。
  按人类经验,天体相撞应该出现冲天火光和激烈爆炸,现在反而出现暗斑,所以人类没往这方面想。一般经验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毕竟太阳与其他天体有很大不同,不能照套一般经验,该发生的事都发生了,只是观察起来完全不一样。
  虽然小天体撞击太阳释放的能量被太阳释放的能量掩盖了,尤其是可见光的释放被太阳光掩没了,但撞击爆发出来的电磁辐射仍有很多种,有些是太阳平时所缺乏的,这些电磁辐射对地球的冲击力就比较大,因为这是额外多出的辐射,地球和地球生物都要承受其冲击。这些辐射源离地球并不远,与地球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,波及地球时足以引起一阵骚动。这正好解释了黑子温度低,对地球影响大的现象。
  至于太阳黑子周期,有点牵强附会,并没有很强的规律性,若有一些规律,也只是小天体坠落太阳有些规律罢了,这与小天体的轨道、分布和运行有关。人类也经常研究流星雨在地球出现的规律,也可以大体找出一些规律。比如,猎户座流星雨在每年10月18-26日出现,宝瓶座η流星雨在每年5月3-4日出现,这些规律都好解释。有些小天体群在绕地球公转时,只是它们太小看不到,公转轨道存在一个近地点,每年运行到近地点就会有一些小天体坠落下来。向太阳坠落的某些小天体也可能有同样规律,一群小行星公转到近日点时,离得近的就被太阳拉下来了。它们的公转轨道很有可能是椭圆形,11年公转一圈,运行到近日点时就有一些小行星被拉下来。让人感觉太阳黑子活动有规律,会周期性出现在太阳上。

  这篇文章较好地解释了太阳黑子的本质,从现象到本质是真理发现的过程,经历了两千多年,来之不易,发现真理太难了。人类看到某一事物,不一定能知道事物的本质,需要大量的思考、分析和研究,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结论。发现什么很重要,解释什么更重要。发现某人脸上长了黑斑很重要,解释了黑斑的来龙去脉,你就能预防它、治愈它或利用它。有很多科学发现是可以利用的,黑斑、白斑都有利用价值,完全弄懂机理后可以让人变黑或变白。长得太白,长了白癜风都是想让皮肤变黑一点的。

  别人发现了什么,你也可以加以研究,得出不同结论。不意味着天文科学家拥有天文望远镜就能发现真理,就像无数人看到过苹果落地,只有牛顿悟出万有引力。区别在于想与未想,想到与未想到,只要做个有心人,谁都可以成为科学家。只要对客观现象分析研究得更深入、更透彻、更准确,你也可以成为科学家,甚至你的成就比所谓的专业科学家更大。

  最后说明一下,这篇文章初稿是在2003年写的,那时处于《生命是什么?》的写作过程,由于觉得没把握,没有拿出来发表,十多年来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,太阳黑子是小天体坠入太阳的表现形式。也深深意识到,如果我不把这个真理揭示出来,可能要等几十年或几百年才有人发现这个真理,也不排除人类永远被蒙在鼓里。于是重写了这篇文章,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,观点未改变,论据更充分,论证更严谨。

  这篇论文破解了历时两千多年的太阳黑子之迷,科学价值不言而喻。过去,有天文科学家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太阳黑子,认为是太阳风暴,于是就告诉人类这是太阳风暴,尽管连一篇论文都没有,人类还是信以为真了,毕竟自己看不到,“知识”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了,无人质疑是不是真理。在这里,毕竟还有一篇论文,讲出了那么多道理,如果无人能用论文推翻,就应认定是真理。别人的验证不是必须程序,因为这篇论文已经论证了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8年5月4日



  【说明】这篇论文破解了历时两千多年的太阳黑子之迷,科学价值不言而喻。过去,天文科学家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太阳黑子,他认为是太阳风暴,于是就告诉人类这是太阳风暴,尽管连一篇论文都没有,人类还是信以为真了,毕竟自己看不到,“知识”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了,无人质疑是不是真理。在这里,毕竟还有一篇论文,讲出了那么多道理,如果无人能用论文推翻,就应认定是真理。


 

上一章       目录      下一章
打赏《生命是什么》的作者
关注作者的微博

版权所有——吴志    http://www.wu-zhi.com 手机网址:m.wu-zhi.com

购买热线: 020-85676671    13682279901
粤ICP备06116731号

网站统计

手机网址:
m.wu-zhi.com

mobile we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