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洞吞噬恒星是造假

吴  志


这是2020年10月14日《参考消息》转载美国太空网站10月12日的一篇文章,由于是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的,具有权威性,所以《参考消息》转载了。《参考消息》和电视台等媒体都是新闻平台,无法核实真假,他们的职责是搜集那些看起来有价值的东西供国内参考,就像电商平台把国内外的商品收集、展示和销售一样,偶尔出现假冒伪劣是很正常的。

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技新闻,甄别真假、揭露批判、消化吸收是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事,但中国没人做甄别真假、揭露批判的工作,别人不做的事,别人做不了的事,让我们来做,这就是我们的存在价值了。经本院甄别后得出结论:赝品,人工制作的动画和图片。理由如下:

无论光学望远镜还是射电望远镜,都看不到或看不清河外恒星,能看到的是星系,即看起来是一颗恒星,实际上是一个星系。欧洲南方天文台最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3.5米,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15米,这都是很普通的设备,不足以看清河外恒星,河外黑洞就更不用说了。连哈勃太空望远镜都看不清,何况地面望远镜?透过厚厚大气层,就是浮云遮望眼,能看清的东西就不多了。

也许,利用高倍望远镜,可以依稀分辨银河系附近星系外围稀疏处的恒星,但那些地方不可能有黑洞。黑洞是吃恒星长大的,在食物稀少的地方怎么会有黑洞呢?就好比在池塘里发现鲸鱼,有可能吗?所有的鱼都不够鲸鱼吃一口,鲸鱼不可能长在池塘里。对于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望远镜来说,2.15亿光年已经很遥远了,远远不是银河系邻居了。假如地球是宇宙,等于广州望长沙,凭你的肉眼能看到长沙吗?

全世界的天文科学家没有几个,但不意味着就可以随意忽悠,有常识的人太多了,凭常识就可以判断你的“科研成果”是假冒。看来科学领域有空可钻,只要是不可验证的“科学发现”和“研究成果”,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巨大名利,值得铤而走险。比如,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,就是不可验证的理论,或说主要理论不可验证,这让爱因斯坦名利双收,有人愿意把荣誉、职位和金钱送给他,只能说是命好。

图片中的恒星和黑洞都太完美,只有艺术品才会完美无缺。黑洞本来是看不到的,为了让你能看清,圆周画了一个光环,上下两段弧还来个增亮效果,看起来确实很完美。完美的东西不存在于现实中,只存在于想象和艺术中。从这颗恒星来看,样子像太阳,应该是太阳照片的缩小版,用天文望远镜拍2.15亿光年外的恒星,最多只是一个光点,一个像素,再放大也没有这么大,虽然可以放得很大,但会变得一片模糊。下图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2017年公布的一幅照片,他们拍到了1.3亿光年外的星系NGC4993。

哈勃太空望远镜拍了不少星系照片,有些看起来楚楚动人,动人的都是银河系附近的星系,而且每张照片都加工处理过,包括清晰度、艺术和色彩处理等,有些星系似乎能看到恒星,那是前景或背景星系,要么就是星系内的小恒星团,多颗恒星交织在一起就显得像一颗大恒星了。

黑洞吞噬恒星的照片,凭肉眼判断,黑洞离我们近,恒星离我们远,不在同等距离上,因为黑洞清晰细腻(看边缘),恒星模糊不清。眼睛是宇宙中最精密的仪器,是进化几十亿年得来的,可信度非常高。既然眼睛已经看出一远一近,两个天体的距离就非常遥远了。若说黑洞吃恒星,等于说关公战秦琼,不同时代的两个人打在一起了。距离不同就是时间不同,假如这两个天体与地球的距离相差四百多光年,就意味着两者同时到达地球的光有四百多年的时间差,即两个星球是处于相差四百多年的两个时代,这就是关公与秦琼相隔的时代了。

黑洞比恒星大也不正常,这是外行设计出来的画面。黑洞是高密度天体,所有黑洞的密度都要根据著名的史瓦西公式计算,计算结果是:一个地球质量的黑洞,半径只有9毫米。上图那个黑洞,直径是恒星的5.25倍,那么体积就是恒星的145倍,即可以装入这么多个恒星,由于密度极高,其质量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。

让我们计算一下这个黑洞的质量。图中的恒星属大型恒星,2.15光年的距离还有这么大,若把恒星大小分为10个等级,这个恒星大概是8;太阳是小型恒星,大概是2。我们就低不就高,就当这颗恒星的质量与体积等同于太阳吧,其直径为1.392×106公里,半径为6.96×105公里,只要计算出太阳体积,再乘145倍,就是黑洞体积了。

黑洞体积=4/3πR3×145

=4/3×3.14×(6.96×105)3×145

=4/3×3.14×3.37×1017×145

=1.41×1018 (km3) ×145

=2.04×1020

计算地球体积,由于是想与黑洞比较质量,先把地球密度压缩到黑洞密度,这样地球半径只有9mm,即0.000009公里,则:

压缩后的地球体积=4/3πR3

=4/3×3.14×0.0000093

=3.05×10-17 (km3)

由于两者密度相同,用黑洞体积除以地球体积,就是黑洞质量相当于多倍地球质量了:

黑洞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倍数=2.04×1020 ÷3.05×10-17

=6.22×1037

宇宙总质量人类计算过,为1053kg;地球总质量人类也计算过,为5.965×1024 kg,我们计算一下:

宇宙总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倍数=1053÷5.965×1024

=1.68×1028

比较两个数字,我们惊讶地发现,这个黑洞的质量比宇宙总质量还大,大了37亿倍,这就麻烦了,这个黑洞足以吞噬整个宇宙,吞噬星系犹如饿汉喝粥,嘴一吸一碗粥就下肚了,说不定明年就轮到银河系送死了,太阳、地球和人类都跑不掉。你信不信这张黑洞照片?如果信就及时行乐,准备后事吧。

不愧是造假大师,不得不佩服他们,用普通望远镜,也能清楚拍到2.15光年以外的黑洞。去年那个专拍黑洞的专业团队共有200多人,动用了分布在全球的八台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,组合起来相当于一台口径8000公里的超级射电望远镜,整整拍了两年,计算机处理数据也长达两年,才制造出一张黑洞照片,那个黑洞近多了,只有5500光年,还这么费周折。去年那张黑洞照片是计算机制造的,现在这张照片是望远镜直接拍到的,这是划时代的科学成果啊,为什么不大声对全世界宣布?

不愧是造假大师,不得不佩服他们,居然未卜先知,预先知道这里即将发生黑洞吞噬恒星的大事件,提前把望远镜对准这里,静静地守候天上即将发生的大事。请问,天上有多少颗恒星?无数颗,比地球的沙子还多,你凭什么提前把望远镜对准这颗恒星?视频显示,恒星是从正常状态被吞噬的,不是被吞噬和撕裂后才被发现的。

这张照片的前景恒星和背景恒星到哪里去了?密密麻麻才对啊,遮住一部分才对啊,若隐若现才对啊。还有,从第一张照片可知,黑洞比恒星大,但两者的大小,瞬间就颠倒过来了,你再看一下剪报照片,被吞噬了一半的恒星,居然比黑洞还大了,真不知什么逻辑了。从不同阶段观察,黑洞与恒星的大小可以易位,这足以说明画面有问题,若是真实照片或视频,不会出现矛盾之处。

我看了完整的视频,整个过程25秒,黑洞吞噬恒星只需要25秒吗?绝对不可能。就算视频可以剪切、编辑和快放,黑洞半年也吞不下一个恒星。从最初两者的位置来看,双方距离最少也有几十光年至几百光年,毕竟是2.15亿光年之外的两颗星,即使看起来是粘连的,也有几十光年。银河系的恒星看起来是像沙子那样粘连的,但两个恒星之间最少也有几光年,就像太阳离最近的恒星也有四光年。假定黑洞与恒星距离是四十光年,恒星物质半年能飞得过去吗?即使都变成光子,也得飞四十年。

从另一个角度看,照片上的恒星和黑洞很大,犹如月球与太阳挂在天上,可以认定它们距离我们很近,就在太阳系之内或边缘。假如黑洞、恒星与地球的距离是相等或相近的,那么这两个天体也太近了,约为9倍恒星直径距离,假如这颗恒星相当于太阳大小,那么恒星与黑洞的距离只有1253万公里,水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却有5791万公里,是这个黑洞与恒星距离的4.6倍,这个恒星与黑洞简直就是紧密拥抱了,在这个巨无霸黑洞怀里,早就被撕得粉身碎骨了,还轮得到你来观察和发现?可能多少亿年前就被吃掉了。

在几光年至几十光年以外,黑洞就能把恒星物质吸过去。而把整个恒星吞噬完,需要一个漫长过程,几十年、几百年、几千年、几万年、几十万年、几百万年、几千万年,甚至几亿年都正常。宇宙有宇宙时间,是以亿年为单位计时的,要设身处地站在宇宙的角度想问题,不要把人类时间强加给宇宙,不能想当然认为宇宙是按人类的时间工作和生活的。

据称,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持续半年,也就是黑洞吃一餐饭需要半年,考虑到黑洞寿命是几十亿年至一百多亿年,吃饭时间应该很长。人吃饭约半个小时,寿命以75岁计。黑洞寿命以75亿年计,是人的一亿倍,吃饭时间也应是一亿倍,共计5000万个小时,需要5708年才能吃完一餐饭。现在黑洞半年就吃完一餐饭了,不觉得太快了吗?

按我的研究和理论,所有行星都会坠落到恒星上,由近到远,依次坠落,新的行星又不断在外围产生。将来地球也会坠落到太阳上,但过程非常漫长,长达几亿年、十几亿年或几十亿年,这个过程可以视为太阳吞噬地球。有何证据呢?当然有很多证据,其中一个证据是天文科学家已经发现坠落得很低的行星了,有的几天就绕恒星一圈,还有两三个小时就绕恒星一圈的。从太阳系来看,经常有小行星和彗星坠入太阳。

令人叫绝的是,发现黑洞吞噬恒星的科学家宣称:黑洞吞噬恒星发生时突然亮了起来,半年后就暗下去了。这是什么意思?死无对证了,只有他们观察到,不可能有人观察到了,这样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,信不信由你。这与去年的黑洞照片有一个共同点:不可重复,不可验证,我说什么就是什么,信不信由你。

霍金是黑洞专家,他提出一个观点:黑洞辐射或黑洞蒸发。也只是猜想或假说,没有证据支持。我不相信黑洞辐射或蒸发,既然连光都不能逃逸,其他粒子怎么能逃逸呢?无论辐射还是蒸发,都是少量物质释出,蒸发是少量粒子缓慢升腾,辐射是少量粒子照射出去。不可能像火箭尾气那样有大量物质高速喷发。就算黑洞学会了喷发,你在2.15光年以外,也不可能看得到啊,恒星都看不到,黑洞放屁怎么能看到呢?

天文学家拍天文照片多如牛毛,但你见过天文学家拍电影吗?当他们把镜头对准太阳系内时,是拍过一些电影,如太阳活动,日食,月食,彗木相撞等,但当他们把望远镜指向银河系或河外星系时,就没人拍电影了,因为天体演化非常缓慢。为什么叫恒星?静止不动、永恒不变的星星,就叫恒星,科学前辈是这么命名的。

因为太远,所以太慢,是看起来慢,不是真正的慢。既然如此,能看得到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吗?即使把时间尺度放大到半年,也看不出多少位移,毕竟远在2.15亿年之外。如果不信可以做一下实验,拍摄2.15光年远的恒星,半年后再拍一张,看看是否能察觉到位移。如果看不到河外恒星,也可以拍银河系恒星,看看是否能察觉到位移。假如宇宙的运动和演化就像我们身边的事物那么快,哈勃太空望远镜早就为人类拍摄很多电影了,哈勃望远镜为人类拍摄了7500多张宇宙照片,就是没有拍摄一部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电影。

他们造假的目的是什么呢?要么想骗一个诺贝尔奖,要么想证明相对论的正确和爱因斯坦的伟大。已经有人把黑洞的发现权强加给爱因斯坦了,说是广义相对论必然导致黑洞形成,尽管爱因斯坦不相信有黑洞存在,更没有研究过黑洞。霍金研究黑洞较多,毕竟是身有残疾,既不方便做实验,也不方便观察自然,研究黑洞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。

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,为什么半年前发现时不发布?而是等到恒星熄灭时才发布?难道不想为自己保留证据吗?造假者追求死无对证,求真者害怕别人抢先,若别人率先公布,诺贝尔奖就是别人的了。

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,为什么不在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这两个权威期刊发布,而是要在不够严肃和权威的网站上发布?显然有猫腻,要么是害怕被识穿不敢向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投稿,要么是已被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拒绝。

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,首次奖给黑洞研究,但去年拍摄黑洞照片轰动全球的学者,没有获得诺贝尔奖,反而是三个默默无闻的学者,似是而非的成果,获得了诺贝尔奖。说不定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现了黑洞照片有猫腻。不排除我的文章《黑洞照片?先别激动》坏了他们的好事,这篇文章22000多字,2019年4月通过我的科学网站向全球公布,也录入《国策咨文》上呈中央和国务院,应该是全世界都知道了。

有理由相信,现在这篇文章也会坏了他们的好事,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很渺茫了。现在世界科学界的学风越来越坏了,学会了造假行骗,还比较容易得逞,科学造诣不高的人,就容易上当受骗。对于学者而言,与其默默无闻一生,不如轰动全球一时,行骗成功就名利双收,行骗失败依然故我,没有什么损失,西方似乎不追究科学造假。

迄今为止,黑洞仍是人类臆想天体,是想象,是猜想,是假说,还没有找到确凿证据,只找到一些捕风捉影,似是而非,以偏概全,指鹿为马的“证据”,法官是不会采信这些“证据”的,更不可能根据这些“证据”判案。引力波发现黑洞相撞站不住脚,黑洞照片站不住脚,黑洞吞噬恒星站不住脚。既然黑洞是假说,有可能是真的,有可能是假的,全球科学家需要做的是继续寻找证据,找到证据是重大贡献,找到相反证据也是重大贡献,这意味着人类不必再被黑洞折腾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观察:

一是观察黑洞吞噬恒星过程。这个过程可能长达几年、几十年、几百年、几千年或几万年,如果有就一定能看得到,主要在银河系里找,毕竟距离近,看得清。重点观察银心和半径一半以内区域。恒星长出辫子或尾巴,就是正在被黑洞吞噬。

二是寻找星系中的空洞。即漆黑一团的圆形或近圆形空洞,黑洞是吞噬恒星的,一定会清空周围,形成一个个空洞,这些空洞就是黑洞居住的洞穴,可以理解为黑洞是穴居的。主要是在银河系找,重点观察银心和半径一半以内区域。

如果在银河系找不到以上两种现象,就表明银河系没有黑洞,也没必要舍近求远到河外星系找了,星系是大同小异的,银河系没有的东西,河外星系也没有,两个星系的天体种类应该是相同的,至少是基本相同的,你有的我也有,我有的你也有。

顺便说一句,美国引力波天文台为什么造假?这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,美国投入了巨额资金,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,时间精力,不能白折腾啊,得拉一个或几个陪葬啊,把中国、欧洲和俄国折腾得死去活来,这钱就没有白花了。国家、地区、单位、企业、个人最怕走错路,只要走错路别人就超越你了,你错别人跟着错,马拉松冠军永远都是你的。

从这些事件可以得出结论:世界科学院是有存在价值的,至少可以让中国人保持清醒,不被西方科学骗子忽悠。中国弱小时,被西方科学界领着走向光明;中国强大后,被西方科学界领着走向黑暗。谁叫中国人盲目崇拜西方呢?中国需要有一双科学慧眼,能识穿一切科学骗局。

世界科学院学习西方,不崇拜西方,是真理学过来,是谬论打一棍,再踩一脚,让它永世不得翻身。做人提倡难得糊涂,假装不知;治学必须锱铢必较,黑白分明。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上被骗,那么就很惨了,整个国家在科学上走错路,十几年,几十年,一百年,几百年,这个损失有多大?难以估量。

莫名其妙的相对论和虚无缥缈的量子力学,已经统治世界一百多年了,人类继续被这些有明显错误的理论忽悠,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。黑洞十有八九是不存在的,按照我的辐射力学,引力与斥力都是来自辐射,辐射被吸收引力产生,辐射被反射斥力产生,这两种力往往是同时存在的,就看谁大谁小了。黑洞没有辐射也就没有引力,虽然可以接收恒星辐射在两者之间形成引力,但不可能大到离谱的程度。



2020年10月18日




上一章       目录      下一章
打赏《生命是什么》的作者
关注作者的微博

版权所有——吴志    http://www.wu-zhi.com 手机网址:m.wu-zhi.com

购买热线: 020-85676671    13682279901
粤ICP备06116731号

网站统计

手机网址:
m.wu-zhi.com

mobile we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