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磁的形成(修订稿)

吴  志

  

提要:地球磁场是如何形成的?至今依然是个谜,虽然有众多理论作了解释,但没有一种理论能自圆其说,主要是人类仍弄不清磁究竟是什么。看看教科书对磁的解释,云里雾中,莫名其妙,不知所云,因为写书人根本就没弄明白。面对一种不可捉摸的虚无事物,那就很难找到它的成因了。《生命是什么?》对磁进行了解释,破解了磁石、磁铁、电磁铁和地磁的奥秘,包括正磁极、负磁极与磁力线等,这是人类首次揭开磁的神秘面纱。本文还把磁与电统一起来了,从磁的角度解释了电阻、电压与电流,还解释了闪电的本质和发生机制。本文主要探索地磁,包括形成、变化等。此文根据《生命是什么?》中的内容改写,这是第八稿,补全了相关实验。

要解释地磁得首先解释磁。磁石、磁铁、电磁铁和地磁都是本质相同的东西,在本质上磁是电荷云集,电子、质子、正离子、负离子云集都会形成磁极,正电荷形成正磁极,负电荷形成负磁极。磁的最大特点是有吸力与斥力,吸力与斥力来自电荷的吸力与斥力。按本书的理论,当一种粒子发出的辐射被另一种粒子吸收,在两者中形成吸力;当一种粒子发出的辐射被另一种粒子反射,在两者中形成斥力(注一)。

这是宇宙中所有力的本质。几乎所有粒子,都发出辐射、吸收辐射和反射辐射,吸收与反射往往是同时存在的。最常见的是质子发出的辐射被电子吸收,在质子与电子间形成吸力。而质子与质子之间,电子与电子之间,相互反射彼此辐射,形成斥力。当电子绕质子运动时,电子能把从身旁掠过的质子辐射吸过来,即能导致质子辐射弯曲,这样质子“漏射”出去的辐射就很少了,对外部的吸力与斥力也就很微弱了,但还是有微弱存在,这正是分子形成的基础,也是万物形成的基础。我们把“漏射”的辐射称为剩余辐射。不过,总体上剩余辐射可以忽略不计,不妨概略上视为没有吸力与斥力,或说是没有磁性的。

一块铁是没有磁性的,烧红后铁中的一些原子就被电离了,电子被地磁阳极吸引跑到一端,正离子被地磁阴极吸引跑到另一端,用冷水浇铁块,铁块两端电子与正离子的位置就被固定了,铁块中部电子与正离子的接触面,电子与正离子重组为原子,中间的原子带就把两端的电子与正离子隔离了,铁就变成了磁铁,这是磁化的一个途径。另一个途径是铁被磁体吸过后发生的磁化,电子被吸到了铁的一端,正离子被推到了铁的另一端,或电子被推到了铁的一端,正离子被吸到了铁的另一端,磁体抽走后中间形成原子隔离带,铁就变成磁铁了,这就是铁的磁化(如图)。


磁铁的一端是正离子另一端是电子,或说一端是正离子另一端是负离子,其本质是一端多出了一些电子,另一端多出了一些质子。因此可以把一极视为电子极,另一极视为质子极,电子极为负极,质子极为正极。这样,在磁铁的两极,能量场就得到了放大,质子极对外辐射增大,电子极吸收辐射更多。当铁块靠近磁铁质子极时,铁中的电子被吸了过来,有的电子挣脱了原子核的束缚,奔向了靠近磁铁的一端,有的电子带动原子核向磁铁方向运动,电子越靠近磁铁趋向性越强,最终推动铁块与磁铁结合,铁块向磁铁靠拢的过程,也是加速的过程;当铁块靠近磁铁的电子极时,铁中的电子被斥离,裸露出一些质子,辐射放大,对磁铁的电子产生更大的吸力,同样推动铁块与磁铁结合。

由此可见,磁吸铁是电离铁的过程,也是磁化铁的过程,所以铁被吸过后就带磁了。之所以带磁,是因为电子不能顺利归位,中间被原子带分隔。当然,因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,有些材料电子暂时不能归位,有些材料电子不能全部归位。许多被磁吸过的铁,时间长了,电子又慢慢回到正离子的怀抱,磁性又慢慢消失。磁石不仅能吸铁,也能吸钴、镍,主要原因是这三种物质的电子容易被磁石电离。

磁之所以能在铁中产生,是因为铁元素原子结构不紧密,外围电子容易被推开或被抢夺,铁容易氧化生锈证明铁原子结合不紧密,连大气中的氧都能与铁原子发生化学反应。同样道理,磁铁能吸铁,也是因为铁容易被磁铁电离。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铁相邻的镍与钴也能够成为磁体和被磁体吸引。一块石头中的质子也能吸引周围物体的电子,只是磁性不大罢了,不过这种微弱磁性,正是万物聚拢的原因所在,人类通常称为万有引力。其实,万有引力只是质子剩余辐射带来的剩余引力。这种力相对于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引力,是极其弱小的。

磁石显然是离子体,是一种极其容易被电离的矿物,外围轨道的电子不稳定,很容易被电离,也就是说,外围电子很容易跑到一端,形成一端是正离子另一端是负离子的离子体。在生成过程中,可能是被地磁电离的,也可能是被高温电离的,还可能是小天体撞击地球时被电离的。形成后似乎永远保持这种电离状态,即外围电子向另一端云集的状态。

所有磁体中间都是不带磁的,也就是没有吸力的,因为中间是原子分隔带,实际上这就是电阻带,阻止电子自由流动。如果两端的多余电子与多余质子不断增加,在两端之间形成的巨大引力,就会把电阻带击穿,电子重新归位组成原子,离子体消失,磁性也消失。两端电荷云集数量的多少就是电压的高低。可见,电流、电阻、电压都可以在磁体中获得解释,实际上电与磁是一回事,是一个本质的两种表象。

磁体一端的电子会被另一端的质子吸引,但不是通过内部而是通过外部,质子发出的引力辐射,无法通过内部的电阻带,但能在空中形成弯曲弧线,到达另一端被电子吸收,这就是磁力线磁力线形成牵引力,牢牢把电子与质子固定在磁石两端,就像两端有无形的力往外拉电子与质子,这种作用在磁极的力称为磁应力,这是磁体能长期保持磁性的重要原因,磁力越强拉力越大,越能长久保持磁性。磁石是这样,磁铁是这样,地磁也是这样。这说明引力辐射是可以弯曲的,也说明质子辐射就是引力辐射。当然引力辐射不唯质子辐射,所有辐射都可以构成引力辐射,只要有物质接收就形成引力辐射。

     正负电荷牵拉形成磁应力

当把一条磁石掰成两半时,断处会由原子体变成离子体。因为空中的磁力线依然存在,只是发生扭曲变形而已,这意味着磁应力依然存在。在被掰断的半块磁体中,质子端在自身吸力和磁应力的共同牵引下,把原子端外围电子从内部吸过来,重新形成一块小磁石,一端带正离子,另一端带负离子;在另半块磁石中,电子端在磁应力的牵引下,把原子端外围电子从内部吸过来了,另半块磁石的电子极也助推一把,这样也重新形成一块小磁石,一端带正离子,另一端带负离子,中间形成新的原子分隔带,只是吸力小了,因为正负离子都少了。

值得指出的是,电子在磁体内部流动,是一种接力运动,某个原子丢失一个电子,就会把相邻原子外围的电子抢夺过来,依此类推,依次发生,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,这就是电流了。前提是有电压存在,电压也就是磁应力了。导线中的电流也是这么流动的,电子是依次跳跃或依次接力传递的,而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一个个电子从导线的一端流到另一端。

从上文可知,磁铁是电荷云集在两端形成的,而不是让人莫名其妙的磁矩形成的。制造磁铁最重要的一道工序,就是用强磁作用于没带磁的铁合金,或用强电场作用于没带磁的铁合金,两种方式起到同样作用:电离铁,把电子赶到一端,把正离子赶到另一端。这样一块永久磁铁就制成了。这足以说明磁是电荷云集在铁合金的两端,看不出与磁矩有什么关系。

同磁石一样,地磁的本质是电荷云集,一极云集电子,一极云集质子,构成了偶极磁场(注二),地球中部也就是原子分隔带了,形成了一个大磁石。磁场也有单极的,太阳和地球表面都有局部性单极磁场,只是太阳上的单极磁场变化很快。探险时进入深山老林,突然迷失方向走不出来了,那是遇到了单极磁场或大铁矿,指南针指向那个方向了。地球南北磁极,分开来看也是单极磁场。

凭什么说地磁是电荷云集?地球磁场能俘获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,即能俘获电子、质子和离子,在地球外围形成了一个磁层,就像地球外围包裹着的另一层大气。磁层中的带电粒子,会被地球两极吸引,沿着地球磁力线沉降到地球两极,这足以表明地球两极云集了不同电荷。迹象表明,南极是磁阴极,云集了较多电子;北极是磁阳极,云集了较多质子。

这么说是要有证据的。证据需要到磁极去找,若能在南磁极找到更多的电子,说明南磁极电子云集;若能在北磁极找到更多质子,说明北磁极质子云集。当然,多余电子与多余质子,是以正负离子的形式存在的。这么做工程量太大,也很难到达那里,磁极在冰冷的海洋中,现有仪器不一定能测出海水中的电荷来。到海底抓一把海泥上来研究,只有海龙号能做到。因此,可以通过更便捷、更科学的方法,我们可以在家里找到所需答案。指南针也是偶极磁场,一极云集电子,一极云集质子,电子极指向北磁极,质子极指向南磁极,只要我们能证明指南针为不同电荷云集,也就证明了地磁是不同电荷云集,因为两者没有本质区别,而且磁极刚好相反,这样才会异性相吸。

让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电磁铁,从做电磁铁的过程中分析电磁铁的原理,材料是铁棒、导线和电池,铁棒里的成分是铁,铁里有铁原子。当导线缠绕铁棒并通电后,铁棒怎么就变成磁铁了呢?接通电源后导线中的电子在螺旋状的线圈中流动,电子在绕圈过程中不断把铁棒外围电子挤往另一端,从而在铁棒一端形成电子极,另一端形成质子极,这就是电磁铁的本质和形成原理。虽然线圈只在铁棒中段,但能把一端外围电子都吸过来并挤到另一端,因为被挤掉电子的正离子会把相邻原子的电子抢夺过来。电流越强磁性越强,增加电流的方法是增加电压和加粗导线(减少电阻),增加线圈也能增加磁性,因为挤压铁棒电子的力量更强了。断电后电子归位,磁性消失。

电子是从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的,这意味着铁棒接电池正极一端云集电子。当把这端靠近指南针北端时,指针被斥离,说明指南针北端云集电子(实验一);当把这端靠近指南针南端,指针被吸引,说明指南针南端云集质子(实验二)。这个实验获得了一个效应,即指南针偏转效应,这证明了磁是电荷云集,包括磁石、磁铁、电磁铁和地磁等。

由于指南针的极性刚好与地磁相反,云集电子的北端指向了云集质子的北磁极,云集质子的南端指向了云集电子的南磁极。这就证明了南北磁极是电荷云集,不然指南针也不会平白无故指向那里。

上述实验足以说明一切,解释一切,过去不清楚的东西都解释清楚了,过去不明白的东西都解释明白了。但对于一些爱挑剔的学者来说,这个实验还是可以挑剔的,也许会有人问:“电磁铁也是磁体,磁体对磁体当然能引起指南针偏转,不意味着一定是电荷在发挥作用。”问得好,我们可以把电磁铁的铁棒拿掉,这样通电的螺旋线圈就不是电磁铁了,导线只是铜线,不能构成磁体。通电后线圈依然有电子作螺旋运动,在线圈接电池正极的一端,云集了大量电子,也可以在整体上把线圈视为一条粗导线,导线内有大量电子从始端流向末端,末端对指南针的北端形成斥力,对指南针的南端形成吸力。可见,有铁棒和无铁棒,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,这个实验足以说明一切(实验三、实验四)。

线圈里只有电子流动,电子只能被电子斥离,电子只能被质子吸引,而不可能是其他东西,这表明指南针两端云集电子与质子,也表明地磁两极云集电子与质子。这样磁就由虚变实了,由虚无飘渺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了。

这四个实验表明: 磁是电荷云集,不同的电荷形成不同的磁极。由于指南针磁极与地磁相反,表明南磁极是电子极,磁阴极,云集了大量电子(或以负离子形式存在);北磁极是质子极,磁阳极,云集了大量质子(或以正离子形式存在)。磁场就是电场,电场就是磁场。当磁场强度大到一定程度,只要接通正负极,就会有电流产生。在这里算是理论预测。

实际上,说磁场就是电场也有事例支持: 地球磁场就是地球电场。把交流电的火线接地,电流就会向地球正磁极流去,也就是向北磁极流去。当然也可能向附近的单极磁场流去,即向附近云集质子之处流去。 地空磁场就是地空电场。空中与地面同时云集有不同电荷,经常在天地间形成强大的偶极磁场,当下暴雨时就把磁场两极接通了,于是电子流冲向质子云,形成了电流通路,两者结合时形成闪电和打雷,这足以说明一切。按照这个原理,电也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制造,可以用磁石来制造,可以用电磁铁来制造,可以用地球表面存在的电荷来制造,还可以利用太阳风中的正负电荷来制造——这是巨大的能量来源,也是最为清洁的新能源。

以前有科学家想捕捉天上的雷电,弄清雷电的原理后,在地表也可以捕捉了,捕捉住地面大量自由电子就获得电流。地表大量的自由电子,可能是地表空气或地面物质被夏日炽热的太阳电离的,突然来暴雨,这些堆积的自由电子就有机会冲到空中与质子结合,质子分布的高度比较低。

雷电的生成物可能是氢,闪电可能是氢燃烧,也可能是电子与质子激烈结合时,迸发出来的光辐射,雷声则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冲击波发出的声音。如果缓慢控制,则可实现氢的制备,解决人类清洁能源的问题。每个人都可以制造“闪电”,把交流电的正负极接通,立即发生短路,会跳出一团火,并发出“噗”的一声,这就是小型闪电,与天上的雷电没有本质区别,只是规模小些而已。把电池的正负极接通,也能跳出微小火花。作者在做实验三和实验四时,实际上就是把电池正负极接通,接触不良时两极会跳出火花,每次接通后电池两极都会迅速发热,其中一次还在正极处把中指烧熟了一小块,白了近一厘米长,说明电流还是很强大的。这就是电流的采集了,闪电的采集原理一样,要在闪电发生之前把电流采到。

既然我们弄清磁是怎么回事了,那么地磁又是怎么形成的呢?地磁主要是太阳制造的,地球大气、地球自转、两极物质的不同,也参与制造地磁。地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若只抓主要成因,把地磁的产生可以简单解释为:①太阳风吹来的带电粒子落入地球后分布不均匀,落到中低纬度的带电粒子,在地球自转的“搅拌”作用下,分布比较均匀。②落到极圈的带电粒子,没有地球自转搅拌,分布是随机的,不可能均匀。一极半年有日照,太阳风直接冲着这一极吹来,落入的带电粒子较多;另一极半年无日照,太阳风不直接吹到这一极,落入的带电粒子较少。虽然半年后日照轮换,但受太阳活动强度的影响,两极落下的带电粒子是不同的。③落入地球的带电子会向近处的质子或正离子流去,组成原子和分子,不过距离越远电阻越大,分布的异性电荷就越多,这就形成南北两个磁极。

当两个磁极不断累积正负电荷时,等于电压升高,达到一定程度,电子极的电子就会击穿电阻,向质子极流去,流出一部分后电压降低,电压与电阻重新取得平衡,维持一定的磁场强度。这应是地球形成偶极磁场的主要原因。下文再对地磁的成因,进行一些深入详细的探讨。

可以肯定,地球诞生时是没有磁极的,地球慢慢长大之后,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,形成了自转,在赤道及两侧接受太阳辐射最多,温度最高,对外辐射最强,也就是赤道带原子核辐射最强,对太阳风中的电子具有较强吸引力。

在赤道及两侧接受的太阳风也最多。按理,太阳风中的电子和质子等带电粒子,应从赤道一带落下来,结合成分子。不过,电子没那么容易落下来。电子被地球原子核辐射吸引,有趋向原子核辐射的欲望,但地球是高速旋转的,原子核辐射不断被甩出去,形成了一个旋涡能量场。电子追逐的是原子核辐射,不断向地球切线方向扑去,不断扑空,于是就围绕着地球转了。电子在赤道上方堆积越来越多,在斥力作用下一些电子被赶往地球两极。

那么太阳风中的质子能不能从赤道落下来呢?也很难落下来,因为赤道上方地球原子核辐射最强,这个旋涡能量场对质子有斥力,是正电对正电,这样太阳风中的质子也被赶往地球两极。当然,也有一些击中赤道上方绕地球运动的电子结合成分子,但只是部分不是全部,也有可能质子还没靠近地球就被赶往两极了。

这样,太阳风中的电子和质子都是被赶往地球两极的。但它们往哪个方向去是有选择的,电子想去之处就是质子想躲之处,质子想去之处就是电子想躲之处,因为电性相反。我们先分析电子的落脚点,知道电子的落脚点后,质子的落脚点就不言而喻了。

电子会寻找两极温度最高的区域落脚,因为那里原子核辐射最强,对电子的引力最大,找到了高温极就找到了电子极,可以分析一下北极圈与南极圈的温度。从已知情况来看,北极圈温度高于南极圈,大概高20度左右,这样电子就倾向于落在北极圈了。为什么北极圈温度更高呢?

1.海拔高度不同。北极圈基本是海洋,平均海拔高度为零。南极圈陆地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,属高原地区,是海拔最高的洲,这样温差就很大了。

2.地表材料不同。海水更容易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,陆地会把一部分阳光反射回太空,热量吸收率没有海洋高。而且海水是流动的,洋流运动会把海水温度搅均匀,虽然做不到绝对均匀,但有这个趋势,使海洋水温保持在零度以上。陆地就没有这种功能,其他大陆的温度传递不到南极洲,海洋的温度也很难传递到南极洲,你该多冷就是多冷。

3.地表覆盖不同。北冰洋浮冰多为3-4厚,许多浮冰有间距,南极洲冰层平均厚度达1880米,几乎整个南极就是一块又大又厚的大冰盖,这样北极圈与南极圈温度就不同了。另外,北冰洋与南极洲面积相当,但北冰洋只有三分之二面积有浮冰,南极洲大陆基本是冰封的,这样北极圈与南极圈温度也不同了。

4.大气厚度不同。由于北冰洋是零海拔地区,大气更厚更浓,吸收太阳辐射和热量更多(原理见《重力的形成》);南极洲是高海拔地区,大气更薄更稀,吸收太阳辐射和热量较少。

5.阳光照射不同。北极与南极都有长达半年的极昼极夜,但时间长度不一样,北极的极昼比南极长四五天,接受太阳照射多四五天,这样温度就不一样了。

由于上述种种原因,造成北极圈温度高于南极圈,南极测得最低温度是89.2度,北极最低温度大概比南极高20度,这表明北极圈与南极圈温度大不相同。在温度更高的北极圈,原子能量足,活性大,原子核辐射强,对太阳风吹来的电子有较强的吸引力。这样太阳风中的电子大部分就从北极圈沉降下来了。当然,不会从地理极沉降下来,而是选择北极圈辐射最强的地区沉降,所以就有了地理极与磁极的偏差。

那么太阳风中的质子呢?当然是选择南极圈沉降。因为南极圈温度低,原子能量少,活性低,原子核辐射弱,对质子斥力不大,而原子外围的电子,则处于吃不饱的状态,空中有大量携带太阳能的质子飞来,不断向地球释放辐射,双方产生强烈的吸引力,这就把质子吸下来了。

从两极沉降下来的电子和质子,会从地面寻找一些异性电荷配对,但没有那么多异性,这就多余出来了,于是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磁极。电子和质子不断从两极沉降下来,电荷堆积越来越多,磁场越来越强,到一定程度就对太空中的同性电荷产生斥力,电子不能落到北极圈,质子不能落到南极圈,只能落到对面的磁极,这意味着磁极发生逆转。

裸露电荷是非常强的电荷,无论是电子、质子或离子,可能比束缚电荷强百倍、千倍或万倍。磁铁两极就是裸露电荷,所以“叭”的一声就把铁吸过来了。而两块铁相碰几乎感觉不到彼此的引力,按理每块铁中的原子核也有剩余辐射,也能吸引相邻铁块的电子,由于是“剩余”辐射,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所以,两极堆积的电荷力量是很强大的,足以扭转两极对空中电荷的引力与斥力,导致磁极逆转。当然,电荷需要堆积到临界点,才能对空中电荷产生斥力作用。

北极圈的电子堆积到临界点,空中的电子过不来了,只好向南半球移动,沉降在南极区温度较高的地域,堆积得比较多后,空中电子沉降就受影响了,会在附近找落脚点,这就形成了磁极飘移。况且,南北磁极都在海中,电荷在海水中也会随水飘荡,目前大概每年飘移10公里左右。哪里云集电荷最多,哪里就是磁极。

地球曾经多次发生磁极逆转,据研究每二十万年逆转一次,需要4000-5000年才能完成逆转。因而现在太阳风中的电子不是落在温度较高的北极圈,而是落在温度较低的南极圈,主要是受两极电荷堆积的影响。也就是说,南极堆积的电子更多,是电子极;北极堆积的质子更多,是质子极。由于距离较远,异性较少,这些电荷下来后,也没那么容易找到异性结合成原子。除非局部堆积较多,近处异性电荷也堆积较多,电压大到一定程度,电子就向质子扑过去,形成地下电流或海中电流。

电子从南极圈下来,也是选择温度较高的地区沉降,主要降落地点(南磁极)居然在南极大陆之外的海洋,这里离南极点3000多公里,而且南磁极每年以10公里的速度向北飘移。北磁极离北极点近些,1600多公里,每年向北飘移7.8公里。电荷在哪里沉降,与两极的原子核辐射有关,与两极堆积的电荷有关,还与具体位置的辐射与电荷有关。

两个磁极强度是不断变化的,由弱到强,由强到弱,然后逆转,在过渡期有一个几乎无磁极的阶段,这对地球生物来说就是灾难了。失去地球磁场保护的地球,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长驱直入,消灭许多微生物、植物和动物,出现生物灭绝。若叠加其他因素,就会出现生物大灭绝。现在地磁正在弱化,在150年间弱化了10%,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,现在也是处于生物大灭绝时期,比任何一次生物大灭绝更严重,在一两百年的短暂时间就能看到大量生物灭绝,这在地球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。

现在谈一下电量的问题。现代科学认为,质子带电正电,电子带负电,正负电量是相等的,一正一负抵销为零。从辐射力学的角度,正电与负电不相等,质子发出的引力辐射多,电子吸收的引力辐射少,因此会有剩余引力辐射释放出去,这是原子、分子得以形成的基础,也是地球、月球等冷天体具有引力的前提。

从磁铁来看,磁铁吸铁在不同磁极是不同的。在正离子极,是直接把铁原子外围的电子抢夺过来,但铁原子核不肯松手,这就把铁块吸过来了,或多或少有些电子被抢夺过去,这就是铁的磁化,于是铁也变成了磁铁,当然是短暂的,因为可以从周围捕获自由电子修复自己。在电子极,是先磁化铁再吸铁,电子极靠近铁,把铁原子外围电子推开,让正离子裸露出来,这就是磁化,然后再把正离子连同铁吸过来。简单来说,正离子极先吸铁再磁化铁,电子极先磁化铁再吸铁。

在静电场中,所谓电量也就是辐射发射与吸收的强度。质子发出的辐射被电子全部吸收意味着两者电量相等,但质子与电子组成原子后,仍有剩余辐射释出,这说明两者电量不相等。上文对正负磁极形成磁力的分析,也说明两者产生磁力的原理不是完全一致的,这意味着两者的电量不完全相等。拿一把螺丝刀靠近指南针,被指南针吸过后就磁化了,把螺丝刀靠近指南针北端,指南针北端被斥离;把螺丝刀靠近指南针南端,指南针南端被吸引。然而,指南针被斥离得不多,被吸引得较多,这说明质子极与电子极磁力有差异,质子极磁力大于电子极磁力,也就是质子电量大于电子的电量(实验五、实验六)。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.5倍,电量也应该比电子大,虽然现有理论认为是相等的。

地球磁场的形成,还有一些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,是各种因素共同把地磁制造出来的。

一是地球电离层参与地磁的制造。地球高空大气分子和原子,在太阳紫外线、Χ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被电离,产生电子和离子,形成电离层。一般认为,电离层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大气层的,实际上不可能均匀。地球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地球赤道,这样,赤道上空及附近的大气被电离就更多一些,越向两极越为稀薄。有研究发现在地球磁赤道左右约±20度之间,形成一个电离度高的区域。

电离层高度在70公里以上区间,随着大气稀薄而稀薄,这个区域弥漫着电子与离子。电离层中的电子云对太阳风中的电子有相斥作用,离子云对太阳风中的质子有相斥作用。这样,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,要么被地球电离层拒之门外,要么进入电离层后与独身的电子和离子重组为原子,难以直接落入地球表面。

  

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厚薄不匀,在阳光强烈的赤道上空最厚,越向两极越薄,到了两个极圈上空就像一个空洞的漏斗了。电离层中的电子、离子在极圈地壳铁的吸引下,分别向两极缓慢移动,趋向两极时速度加快,然后在两极上空不断沿着漏斗倾泻下来,实际上就等于有两个由电子、离子流组成的瀑布,分别从两极上空倾泻下来,从而进一步强化两极的磁场。

二是地球辐射带参与地磁的制造。地球有了南北磁极和电离层之后,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在电离层的电子和离子的斥力作用下,被阻挡在电离层外围,在大气层之外云集,在磁力线的作用下形成地球辐射带。具体来看,太阳风强劲冲击地球赤道上空,把大量带电粒子倾下来,带电粒子在赤道上方的电离层之上云集,然后被后续太阳风压向地球两极。正好地球两极对不同电荷有吸力,正负电荷分别沿着磁力线向两极运动,运动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加速,最后从两极沉降下去。

在赤道及两侧上空带电粒子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,分布最多,这就是辐射带。辐射带有内外两条,内辐射带范围在磁纬±45°之间,主要集中高能质子,离地面600-12700公里,向赤道方向凸起,表明在赤道上方较为厚实;外辐射带范围在磁纬±50-60°之间,主要集中高能电子,离地面19000-25000公里。辐射带中的带电粒子不断沿着磁力线方向向两极流动,也进一步加强了地球磁场的强度。使地球的两极,形成了两个无形漏斗,带电粒子进入漏斗上方就会倾泻下去。

地球辐射带就像地球赤道上方围绕地球一圈的宽腰带,越靠近两极带电粒子流失越多,渐渐稀薄以至消失,所以不能把整个地球罩起来。电离层和辐射带的电荷向两极运动的路径,也就构成了所谓的磁力线,这是一种看不见的轨道,就像卫星轨道一样,只有沿着这条弧形的轨道才能顺利落入两极。来自电离层和辐射带的电荷,就像涓涓流水,源源不断,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因而没有多少机会让太空中的电子与质子相结合。

辐射带分布在南北纬60°以内的区间,再往北或往南就消失了,所谓消失那是带电粒子落到了地面上,沿磁力线方向成弧度往下沉降,北边落在北纬79o18′某处最多,南边落在南纬65°36′某处最多,于是就形成了南北两个磁极。极光多发生在65°-70°的纬度,说明这些区域是带电粒子沉降的主要区域,与磁极所处纬度基本吻合。确切说,北极光应该落在北纬79o18′上下区间最多,只是在高纬度地区极少有人看到罢了,那里是北冰洋的深处。

三是地球磁层参与地磁的制造。磁层是由地球磁场俘获的太阳风中带电粒子组成,可以视为包裹地球的外衣,把地球辐射带和电离层包裹在里面,向阳处受太阳风挤压,厚度为5-7个地球半径;背阳处受太阳风吹拂,像飘逸的长发,长达几百个地球半径;宽度为20个地球半径。1967年发现,在磁层的中性片两侧约10个地球半径的范围,充满了密度较大的等离子体,这一区域称作等离子体片。当太阳活动剧烈时,等离子体片中的高能粒子增多,并且快速地沿磁力线向地球极区沉降。由于太阳活动剧烈时吹来较多带电粒子,从这个高度向地球两极沉降下去,犹如瀑布倾泻而下,与地球大气发生激烈摩擦,形成较强的极光。太阳活动越剧烈,太阳风越强烈,吹来的带电粒子越多,极光也越强烈,这表明极光源自太阳风。

综上所述,由于地球两极极圈铁量不同和覆盖不同,对太阳风中电子与质子形成引力差,于是两个极圈落下的电子与质子有所不同,分别在南北极圈形成正负磁极,地球电离层、辐射带和磁层也参与制造地球磁极,从而形成更强的地磁。地球磁场与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太阳黑子爆发,会形成更强的太阳风,造成地磁强烈波动,这表明太阳风与地磁有密切联系。正因为地球有了磁极,地面才能导电,电线接地,电子就向地球正极流去了。不过,若电线接地点附近有局部磁阳极,因距离近而强于地球阳极,电子则会向那里流去。

行星大气被电离程度,也可能影响到磁场强度。火星大气CO2含量高达95%,且大气稀薄,火星的磁场较弱,不知CO2是否难被电离。同样,金星大气CO2含量也高达97%,金星几乎没有磁场,不知是否也是因为CO2难被电离。木星磁场很强,浓密的大气也许起了作用,含量高达86%的H2,不知是否更容易被电离,木星辐射出的能量是接受太阳能量的2.5倍,可能也参与了对大气的电离。同样,水星大气稀薄,自转很慢,似乎不该形成磁场,却有微弱磁场,不知是否也是因为水星大气中98%的氦和2%的氢更容易被电离。其实,水星离太阳很近,太阳风吹来更多氦核、氦离子、氘核、氚核、质子和电子,这些物质本身就处于电离状态。

行星偶极磁场的形成,必须有三个条件:一是太阳风吹来带电粒子。二是行星有自转。三是两极铁量和覆盖有差异。此外,也许还有其它条件。正因为如此,行星磁场与行星自转是相联系的,转得慢的行星或卫星,磁场就很弱,甚至弱得测不出来。金星自转周期是243日,所以金星几乎就没有磁场。木星自转周期是9小时50分,所以木星磁场比地球强大得多,为地球的10-23倍。月球自转周期是27天,所以月球几乎没有磁场。

不过,水星自转周期是59天,比月球还慢,却有磁场,强度是地球的百分之一。可能是因为水星离太阳近,接纳太阳风吹来的电子与质子比较多,两极稍有电荷数量差,就形成磁场。当然,这只是对水星磁场形成的猜测,不一定是这么回事。毕竟太遥远,人类搜集不到什么证据。

虽然磁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但万变不离其宗,归根结底是电荷云集,正负电荷分别构成了不同的磁极。从当今科学的角度看,只有用电荷云集来解释磁,才能把道理讲清楚。磁的最大特点是有吸力与斥力,电荷的最大特点也是有吸力与斥力,表象不同,本质一致。

本文发表之前,接受度最高的理论是地核有个发电机,不断制造出地磁。这显然是不对的,许多行星都有磁场,连水星这种死寂的行星也有磁场,不可能内核都有一个发电机。再说太阳也有局部性磁场,更不能用发电机理论来解释了。发电机是用动能制造电能的机器,电动机是用电能制造动能的机器。电磁铁才是用电制造磁的装置,有磁之前得先有电,有电之前得先有电压,这都是需要解释清楚的。就算解释清楚了,也找不到地核有个发电机在运行,包括转子与定子,一切只是猜测。地球磁极是飘移的,这说明地磁不是来自地核内的发电机,否则会有固定的磁极。地球磁极飘移,说明地磁来自太空带电粒子,带电粒子从太空飘落地球,在哪里飘落最多不是固定不变的,因而地球磁极也是不断飘移的。

就算发电机理论成立,也解释不了磁石和磁铁的磁性是从哪来的,毕竟它们内部都没有一个发电机。既然都被称为磁,就得有相同的来源,起码在原理上是相通的。唯有用电荷云集来解释,才能通解各种各样的磁,包括地磁、磁石、磁铁和电磁铁,而且正负电荷刚好解释不同极性。一般来说,能把世界解释清楚的理论就是客观真理。

 

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3年5月3日



   补充1: 2019年3月14日补入一段:从上文可知,磁铁是电荷云集在两端形成的,而不是让人莫名其妙的磁矩形成的。制造磁铁最重要的一道工序,就是用强磁作用于没带磁的铁合金,或用强电场作用于没带磁的铁合金,两种方式起到同样作用:电离铁,把电子赶到一端,把正离子赶到另一端。这样一块永久磁铁就制成了。这足以说明磁是电荷云集在铁合金的两端,看不出与磁矩有什么关系。

注一:国宝级科学论文之四十一《太阳黑子是陨击坑》更好地解释了地球南北磁极的来源。

注二:《生命是什么?》认为,几乎所有天体和粒子,都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能量的,从而形成一个旋涡能量场,若外围天体或粒子吸收这种辐射,就会围绕着辐射源旋转,如地球围绕着太阳转,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转。

以原子为例,原子核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的,电子吸收原子核辐射,所以原子核对电子有吸力,这是宇宙中吸力形成的根本原因,不局限于原子核与电子。电子总是向着辐射源的方向飞去,无奈原子核是高速旋转的,电子不断扑空,于是围绕着原子核运动。若原子核停止旋转,电子就会与原子核结合在一起。原子核是否有辐射呢?回答是肯定的。放射性元素的辐射就是来自原子核,由于这些元素的原子核拥有较多质子与中子,它们在运动中相互碰撞释放出辐射;轻元素甚至质子也有辐射释出,只是相对较微弱,被人类忽视或测不出来。

同样道理,地球围绕太阳转也是如此,地球是追逐太阳辐射的,但太阳有自转,太阳辐射是旋转着甩出来的,因而地球不断扑空形成公转,只要太阳停止自转,地球就会像炮弹一样飞向太阳,一头扎进太阳怀抱。地球是无数粒子的集合,太阳也是无数粒子的集合,粒子运动与天体运动具有同源性。试想一下,如果原子核不旋转,电子凭什么绕着你转?如果太阳不旋转,行星凭什么绕着你转?若说有吸力,一头扎过去是最佳解释,用不着兜圈子。那些没有自转或自转慢的天体,就没有卫星,如月球、金星和水星,身边的天体都一头扎下去了,形成无数陨击坑。

旋涡能量场是《生命是什么?》中重要的量子理论与天体理论,这种理论把宏观与微观结合在一起,即用一种理论解释宏观天体和微观粒子。

注三:教科书中的偶极磁场,若含义与本文不同,以本文解释为准:偶极磁场指包含有正负磁极的一对磁场;单极磁场指正极磁场或负极磁场,南北磁极分开看也是单极磁场。地球有无数个单极磁场,人类也制造了无数单极磁场,只是磁场强度弱于地磁或作用距离小于地磁。以前的错误概念和理论该抛弃的要抛弃。


 

 

上一章       目录      下一章
打赏《生命是什么》的作者
关注作者的微博

版权所有——吴志    http://www.wu-zhi.com 手机网址:m.wu-zhi.com

购买热线: 020-85676671    13682279901
粤ICP备06116731号

网站统计

手机网址:
m.wu-zhi.com

mobile we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