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疑美国引力波天文台的新发现

    


美国科学历来以严谨著称于世,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骄人的科技成果,受到世人的崇敬。然而,美国探测到引力波的科研成果,很有可能是欺世盗名的假货。

2017年6月1日,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(LIGO)的科学家宣布第三次探测到引力波,这次是30亿光年外的两个黑洞相撞发出的引力波。这一成果让世人兴奋,也让我悲凄——居然还敢继续造假!我的一篇国宝级科学论文《从引力波说到相对论》,论证了探测到所谓的引力波是不可能的,美国宣布探测到引力波是造假事件。为什么是造假?

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引力波。谁知道什么是引力波?无人知道,似懂非懂,似是而非,虚无缥缈,难以捉摸,不是因为大家太笨,而是从来就没人能讲清楚。既然是一种谁也搞不清楚的东西,怎么能探测到呢?就像鬼一样,来无影,去无踪,突然有一天有人宣布看到了鬼。

让我们看看什么是黑洞。黑洞是人类臆想出来的天体,从来就没人能观测到。为什么?因为黑洞不仅不发光,而且还吞噬光,你怎么能看到它嘛?况且,这两个黑洞在30亿光年以外,光速每秒30万公里,用这个速度飞30亿年是什么概念?据说黑洞吞噬周围恒星时外围会发出X光。你不觉得这种光太微弱了么?怎么能比得上恒星爆炸发出的光芒呢?恒星可以视为每时每刻都在爆炸。假如是银河系中的黑洞吞噬恒星,外围发出较强的X光,被人类的观测仪捕捉到,那倒是有可能的。

30亿光年的黑洞实在太遥远,若有本事先观测一下银河系中心的黑洞,据信那里有一个巨大的黑洞,这个黑洞近在咫尺,就在人类的鼻子尖下,若探测不到就不要说自己能看到30亿光年的黑洞了。两个恒星相撞不是一瞬间的事件,有一个比较长的融合过程,因为外围物质由疏到密,范围广阔,即使碰到了太阳表面,也会感觉很空虚,就像进入一团炽热的火焰中。恒星的运动速度也没有太快,不可能瞬间就彼此撞得粉碎。同样道理,两个黑洞的相撞,也不是一个瞬间事件,也有一个比较长的融合过程。当然,黑洞体积比恒星小很多,但相撞时应有一个对旋、靠近、拉扯和撞击的过程。美国引力波天文台应该持续向人类报道事件的过程。就像当年彗星撞木星一样,这一天体相撞事件持续了五天多。美国宣布三次探测到黑洞相撞,给人的感觉是一秒钟就结束了,就像汽车相撞那样瞬间结束。

若按《生命是什么?》辐射力学(新词)的观点,假如黑洞不对外发出辐射,就不具有引力,更不可能具有能吞噬一切的引力。假如恒星靠近黑洞,黑洞能吞噬恒星辐射,那么两者之间就形成引力。引力也是相对概念,单个物体或物质无所谓引力。好比一块磁铁,对于铁块来说有引力,对于石头来说没引力。一块磁铁对另一块磁铁呢?可能是引力,可能是斥力,得看哪极对哪极。

假如两个黑洞靠近呢?会不会存在引力?一般不存在引力,若存在也很小,同性相斥嘛。两颗恒星是否存在引力?若按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,两颗恒星之间存在引力,但从未获得证实。若按我的辐射引力理论,两颗恒星不存在引力,只存在斥力,除非一颗辐射很强,另一颗辐射很弱,并能吸收对方的辐射,才能形成引力。但斥力也是同时存在的,是引力大于斥力,还是斥力大于引力,按公式计算之后才知。

概略地看,恒星之间存在的主要是斥力,同性相斥嘛。宇宙中有无数颗恒星,彼此保持一定距离,说明彼此存在斥力。若存在引力,那么天天都会有恒星相撞,因为天上的恒星实在太多,就像沙漠中的沙子一样多。然而,人类从来没有观测到两个恒星相撞,很奇怪吧?没注意到吧?就是因为恒星之间有斥力,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当然,恒星系与恒星系之间存在一定引力。因为恒星外围有行星、卫星、小行星、彗星和弥漫物质。如太阳系外围有奥尔特云、柯伊伯带和太阳风射程尽头的弥漫物质。相邻恒星对这这些外围天体和物质有引力,使两个恒星系相互靠近,到了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点就停止前进了,毕竟恒星之间有斥力。这就是星系得以形成的原因,比如银河系就是这么形成的。

恒星系与恒星系之间存在引力,类同原子系(新词)与原子系之间存在引力,这是分子得以形成的原因,也是分子团得以形成的原因。不然,人类不存在,动物不存在,植物不存在,微生物也不存在,许多无机物聚合体也不存在,比如水不存在,只存在水原子。当然,由于原子核辐射能量,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存在斥力,保持距离。从而万物在平衡中实现完美。冥冥之中有只手,把宇宙万物编织在一起,这只手就是辐射力学,包括辐射引力与辐射斥力。

同样道理,两个原子核撞不到一起,两个质子撞不到一起,两个电子撞不到一起,同性相斥嘛。除非你施加一个足够大的外力和速度给它们,它们才能克服斥力撞在一起。宏观与微观具有同源性,道理是相通的。这么看来,两个黑洞能发生碰撞吗?十有八九不可能。

太阳系八大行星保持着几乎完美的距离,除了形成原因有其特殊性之外,很有可能彼此存在斥力,或说斥力大于引力。每一个行星都是一个辐射体,对外辐射能量,可以视为不发出可见光的小太阳。木星对外辐射的能量多于从太阳接收的能量,引力也就更大一些。即使是月球,也是一个辐射体,对外辐射一定能量,只是辐射能量较小罢了。那么多陨石砸中月球是不是月球引力作用的结果?当然不是,虽然月球对陨石有一定引力,也可以改变陨石轨道,但陨石属于小行星,是由太阳提供动力,环绕太阳飞行,并处于向太阳坠落过程中。在月球轨道与月球相遇,就击中月球,在月面砸出大坑;在地球轨道与地球相遇,就击中地球,多数在大气层烧毁,少数落在地面。

人类依靠轨道上的光学望远镜,最远能看到130亿光年外的星系,也就是说,大约2000亿个恒星共同发出的光,才能被轨道上的望远镜探测到,若是像太阳这样的单个恒星,是无法看到的,若是几十个太阳呢?也是看不到的,黑洞就更看不到了。这次美国看到的两个相撞黑洞,质量分别是太阳的31.2倍和19.4倍,也就是二三十个太阳,还是不发光的太阳,能看到么?那么遥远,那么微小的两个黑洞相撞,对于人类而言不就相当于两个乒乓球在一千公里外相撞么?你怎么能探测得出来嘛?然而,美国科学家说看到了,还准确看到了黑洞大小和旋转轨迹。岂不是太神了?当然,美国科学家说是“听到”了两个黑洞相撞,因为引力波观测仪是靠“听”的,这就更不可思议了。

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(LIGO)。美国建了两座这种天文台,规模非常宏伟,每座长度四公里,从名称看非常高科技,激光,干涉,引力波,天文台,都是高科技的东西,组成一个名称很吓唬人,不明真相的人就拜倒在他们的脚下了。但我告诉你,这个仪器直接探测的不是什么引力波,而是空间的收缩与膨胀,然后再推测有引力波存在。

空间可以收缩与膨胀是爱因斯坦告诉人类的,但我认为能收缩与膨胀的东西一定是物质而不是空间。空间是人类虚拟出来的概念,其实宇宙任何一处都有物质,只是人类能不能感觉到,物质的多少只取决于人类感觉的大小,发生相互作用大感觉就大,发生相互作用小感觉就小。空间是两种物质的关系问题,人也是一团物质嘛。

一池清水密度很大,一团黑烟密度很小,这是对于人类而言。但对于光线而言,一池清水密度很小,能轻易穿透;一团黑烟密度很大,难以穿透。对于X光,人体很空洞,能轻易穿透;对于可见光,人体很密实,不能轻易穿透。对于中微子来说,地球是空洞无物的,可以来去自如。

人类认为,我们周围的空气是空间,因为我们静坐和行走感觉不到物质的存在,那就是一片空间或准空间。当我们站在敞篷车上以一百公里的时速前进时,就无人认为周围的空气是空间了,因为实实在在有东西抽我们的脸,你会觉得空气是很厉害的物质。当车速达到每秒2公里时,你面前的那团空气会把你撞得粉身碎骨。信不信?炸药爆炸时,最低爆速是每秒2公里,这就是炸药周围空气的速度,你若站在旁边那就粉身碎骨了,是空气把你撕碎了。你还敢认为空气是空间么?

也许你认为,太空是真空。你上去试试,假如你没有飞船和宇航服的保护,你就变成炸药了,把你炸得四分五裂:血管爆裂,血液喷出;皮肤爆裂,肌肉裸露;细胞破裂,体液飞出。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?有科学家告诉我们,是我们体内的压力太大了,真空环境承受不了我们的压力,所以就自我爆炸和解体了。也只能暂时这么理解了,因为人类的科学还不够发达。但不能排除一种可能:一旦空气被抽走之后,剩余的神秘物质密度升高,或周围的神秘物质乘机侵入,这种神秘物质能与人体物质(比如水)发生相吸作用,瞬间就把人体物质吸过去了。另一种可能,人体细胞之间的斥力非常大,需要大气压力来平衡,若失去大气压力,斥力就把人体拆散了。

我们做拔火罐时,感觉是罐内有物质强烈拉扯我们的皮肉,还拉出去一大块,并不觉得是体内压力把我们的皮肉推出去的,也不应有那么强烈的推力。难道是大气压力在推?罐口紧贴我们的皮肤,皮肤过来是我们的肌肉,肌肉过来是我们的骨头,大气究竟是从哪里下手的?你根本不知大气是从哪里压过来的。况且,拔火罐内远远不是真空,只是空气密度小了一些有可能,这种神秘物质不与空气发生相互作用,不能被受热膨胀的空气带出来,但空气稀薄后却能渗透进来,形成了自己的“势力范围”,所以就能把皮肉吸进去了。

话说回来,物质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,取决于物质的电性,同性相斥,异性相吸,这就是相互作用。若是中性物质就能穿透或易位而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。可能我们周围有这种物质,只是人类察觉不到就视为无物了。中微子就属于这种物质,但还是能与地球物质发生微弱作用,因此能被人类探测出来,说明中性纯度不够。中子被认为是中性的,不过能与质子结合在一起,说明带有弱负电。由于大体可以视为中性,在物质中就具有较大的穿透能力,如中子弹释放的中子流能轻易穿透坦克。铀核裂变释放的中子或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中子,也能在铀块中自由穿行,这就是为什么铀块达到临界质量时,就会自行爆炸的原因,因为外界闯入的中子引发了铀块的链式反应。铀块中自由运动的中子,一旦击中原子核,能让原子核发生裂变,释放出更多的中子,这就是链式反应。中子之所以能轰击原子核,在于原子核中的中子与外来中子发生相斥作用,或说在中子斥力的作用下把原子核拆散了。

电子能在导体中穿行,在于电子与导体外围电子之间的相斥作用,相遇时就绕过去了。中微子穿透地球也可能属于这种情况,也就是说中微子带有弱负电,能与地球物质外围电子发生弱相斥,相遇时就绕过去了。在人类看来是穿过去的,实际轨迹有微小的绕行。按《生命是什么?》的观点,物质的电性本质是辐射的释放与吸收,辐射的释放与反射,是相对概念,成对存在。就好比火线对橡胶,橡胶不吸收,在橡胶看来火线不带电。

质子发出的辐射被电子吸收,质子带正电,电子带负电;质子发出的辐射被质子反射,双方带正电;电子发出的辐射被电子反射,双方带负电(严格说双方带正电);质子发出的辐射被中子吸收,质子带正电,中子带弱负电。由于中子吸收质子辐射很少,质子还有很多剩余辐射,就被外围电子吸收了。这样就达到了平衡,在外表上呈现出中性。但几乎所有物质外围都有电子存在,两物相遇是电子撞电子,这就发生撞人、撞墙、撞车事件,碰撞激烈时外围电子被推开,原子核碰到了原子核,相撞事件就放大了。几乎所有亚原子粒子都有辐射发出,只是能不能被人类探测到。其实,原子也有剩余辐射释放,被相邻原子外围电子吸收,因而原子能抱团形成分子。同样道理,分子也有剩余辐射释放,被相邻分子外围电子吸收,因而分子能抱团形成分子团。水之所以成为水,在于两个水分子之间相互拥抱,你的剩余辐射被我的电子吸收,我的剩余辐射被你的电子吸收,双方就抱在一起了。

上文提到一个问题:两种不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,相互穿透或相互易位不能察觉对方的存在。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理概念,好比两车向对方开去,相遇错位却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,好像什么都没有遇到。这就意味着两种物质拥有各自的空间。物理学家经常说的平行宇宙就是两个不同空间,你有一个宇宙,我有一个宇宙;你有一个世界,我有一个世界;你有一个空间,我有一个空间。但是谁也不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。人类传说中的神、鬼、佛的世界,以及对天堂和地狱的描述,说不定真的存在。

由此可见,空间就是这么来的。人类也可以意念移物,把能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移走,剩下的就是空间了。这也是人类创造空间的一种方式,离开了人类的创造空间是不存在的。数学家也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理想空间:三轴直角坐标系就是空间,即拥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就是空间。

看完这篇文章,以及《生命是什么?》和其他国宝级科学论文的有关论述,你才真正知道什么是空间。在此之前,无人能把空间说清楚,也就意味着人类不知什么是空间。因此,古人爱因斯坦也不清楚什么是空间。他认为空间会弯曲,只能说明古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。空间具有相对性,空间只存在人类的大脑中,这是空间的两个重要属性。既然爱因斯坦没能搞清什么是空间,后人根据他的片言只语推测引力波的存在,也就是说,天体的激烈相撞或天体运动时快时慢,会造成周围空间发生收缩或膨胀,这不就是痴人说梦么?若说对周围弥散物质造成影响还差不多,但物质与空间是两回事。

看完这篇文章,你还认为美国科学家能探测到所谓的引力波吗?实际上,这是花巨资建立所谓的引力波天文台,探测子虚乌有的空间收缩与膨胀,并美其名曰探测引力波。他们为什么要造假?因为他们堕落了,总想当人类科学技术的领袖,就拿出一些谁也搞不明白的东西来吓唬人。再说,花了巨额资金建设两座巨大的天文台,也得出点成果才能对美国纳税人有所交待啊。你们信不信,过不了多少年,美国就会找个借口关闭和拆除这两座天文台,最好的借口就是经费短缺。

  

 

2017年6月15日

 


上一章       目录      下一章
打赏《生命是什么》的作者
关注作者的微博

版权所有——吴志    http://www.wu-zhi.com 手机网址:m.wu-zhi.com

购买热线: 020-85676671    13682279901
粤ICP备06116731号

网站统计

手机网址:
m.wu-zhi.com

mobile we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