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rrent  Position:Front Cover  》Table of Contents  》性的本质

 

性 的 本 质

 
 
   
  性是最神奇、最不可思议的客观现象。人类喜欢把解释不了的生理现象称为本能。其实,本能就是基本生物明白、人类糊涂的生理过程。有些事情基本生物知道应该怎么做,并指挥人类如何做,但却不向人类解释为什么。
 
  其实,性不复杂,也不神奇,性只不过是生殖上的分工不同而已。人是如此,基本生物也是如此。承担主要生殖任务的是雌性,承担次要生殖任务的是雄性,不承担生殖任务,或既可承担雌性任务又可承担雄性任务的是中性。因此,基本生物是三性的。

  我们知道,细胞是靠分裂来繁殖的,分裂前先复制,而每一次复制,既是“依样画葫芦”,又会“不经意出错”,不经意出错导致细胞的活性降低,即导致了细胞的老化,而依样画葫芦则照抄了这种差错,也就是说,下一代细胞继承了上一代细胞的生理年龄。这样,细胞繁殖的代数越多,累积复制的差错越大,细胞也就越老。这样问题就大了,对细胞而言,到了一定代数,所有细胞都会老迈而死,走向灭绝,其繁殖的极限大约是50代;对于人类而言,人到百岁之际,刚出生的细胞也有百岁高龄。这样,人想不死也难。对于一个人,死就死一回罢,这次死了,下次再来。对于人类,要是死绝了,下次重来就难了。

  因此,人类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关键环节,就不能用细胞分裂的方法进行繁殖了,若用这个方法,人类细胞的生理年龄就高达38亿岁了——地球生命是从那时起源的,所有生命都来自一个单细胞。这样,所有的细胞尚未出生就已变成化石了。

  不用细胞分裂的方法繁殖,用什么方法?用细胞合成的方法!这是人体基本生物的伟大创举!

  细胞合成就是卵子与精子的合成,合二为一,反其道而行之,细胞老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  卵子是生殖的主体,卵子上一代是卵母细胞,卵母细胞上一代是卵原细胞,卵原细胞上一代是原生殖细胞,原生殖细胞上一代是什么?不分类了,因为原生殖细胞在胚胎早期就形成了,与受精卵相隔的代数不远了。原生殖细胞之所以在胚胎的早期就形成,是为了减少分裂代数,保持相对的年轻化。若原生殖细胞在成人之后才形成,则已经过许多代的分裂了。

  卵子之前各阶段的生殖细胞都是分裂而来的。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女性的卵子,是一代代分裂而来的,整个过程从卵子受精到女性成熟,大约14年左右。不过分裂的代数是严格控制的,在规模上压缩,在时间上拉长。女性胎儿到五个月时,体内有几百万个卵原细胞,在细胞的王国,这个数量是极少的。出生后多数卵原细胞退化,只有30—40万个发育成初级卵母细胞,为了减少分裂,此时的初级卵母细胞就处于休眠状态,直到人体性成熟,才进行两次分裂,演变成卵子。两次分裂,表面上由一变四,实际上还是由一变一,因为另外三个是体积较小的极体,内含染色体,被作为废物抛弃了,这些染色体是有残损的或残损相对较大的。若从DNA上看,这是DNA分子减半的过程,46DNA分子中有23个被抛弃,被抛弃的是残损较多DNA分子,也就是极体中的染色体。因此,这种分裂叫减数分裂,由于不进行物质复制,不会引起细胞的老化。由于抛弃的是残损基因,反而是一个年轻化的过程。当然,在抛弃残损基因中也偶有失手,把不该抛弃的抛弃了,把不该留下的留下了,从而造成遗传畸形。

  抛弃基因之前有一个置换过程,由于基因位于DNA分子长链中,不可能把有残损的基因一个个剔除出来,只能把其中一段问题较多的DNA链置换出去。在减数分裂时,来自父本和来自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配成对(联会),相互交换一些染色体片断,实际上这就是基因的交换,然后包含有残损基因的染色体就被抛弃了。一条染色体主要是由一个DNA分子构成的,DNA链缠绕组蛋白小球,经盘旋、折叠、压缩后,形成粗大的染色体,两条外形相似、结构相同、基因一致的染色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对染色体,但在男性体细胞23对染色体中,有一对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外型、结构和基因是不同的。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特有现象,在间期细胞核中只有染色质,这是DNA链充分伸展的状态。

  性成熟后,每次只有15—20个卵母细胞发育到一定大小,但只有一个能成熟为卵子,女性一生当中也只能排出420—480个成熟卵子。

  由此可见,卵子的产生过程,是一个重重过关、道道筛选的过程,从几百万个卵原细胞中筛选出几百个卵子,可谓万里挑一,目的是为了挑出一个最健全、最有活力的生殖细胞。从生理年龄来看,卵子比其他被淘汰的生殖细胞要年轻。由于中途经过十多年至几十年的休眠,也比人体其他细胞年轻得多,大概零岁多一点。换句话,一个12—50岁的生育期女性,身体细胞有12—50岁了,唯独卵细胞是零岁略多。这对后代的年轻化,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  当然,卵细胞生理年龄是从这个姑娘还是受精卵时,受精的那一刻算起的。假如不是从那一刻算起,经过一代代的老化,生理年龄就是无穷大。为了便于陈述,可以暂时认定这个姑娘排出的卵子生理年龄无穷大,因为细胞老化的问题至此仍未得到根本的解决。

 

   图4  卵子发生过程  参照LW.《 Browder Developmental Biology》1991

  精子是生殖的配角。也经过了原生殖细胞——精原细胞——精母细胞——精子等阶段。精原细胞在胎儿期进入休眠,直到青春期才开始活动。初级精母细胞经两次分裂形成四个精子,但也属减数分裂,不进行物质复制,不会导致老化。在分裂中有大量物质被抛弃,细胞质及细胞器大部分被抛弃了,使精子形成了精干体形,准备完成艰巨任务。不过,与卵细胞不同的是,在减数分裂中没有染色体被抛弃,只是平均分到每个精子之中。实际上,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抛弃,表面不抛弃,实际有抛弃,而且抛弃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染色体。因为在一亿个左右的精子中,只有一个最健全的精子能与卵子结合,其余精子的染色体都被抛弃了。同卵细胞一样,精细胞在减数分裂时,也有一个基因置换的过程,这与卵细胞发生的过程大体一样,基因置换本质上也是基因抛弃。因此,分裂过程反而成了年轻化的过程。同样,在抛弃基因中也偶有失手,把不该抛弃的抛弃了,把不该留下的留下了,从而导致畸形。

  可见,减数分裂,之所以只存在于生殖细胞的分裂之中,是有其特殊意义的,或是为了年轻化,或是为了不老化。与卵子相比,精子经历的细胞分裂,代数比较多,数量也比较大。因此,精子的生理年龄比卵子要老。不过,人每次射精,约有8000——12000万个精子,只有一个身强体壮、活力超常的精子,能游到卵子身边,并钻入卵子里面。这可是亿里挑一,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精子的年龄劣势。

  既然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完成了年轻化的过程,为什么精子还要千里迢迢与卵子相会?其中必有奥妙。从理论上讲,卵子的DNA已含有人类全部基因,足以繁殖后代了,精子的DNA加入进来,只是多了一个备份,似乎没必要,若是为了能在将来生殖时有多余的DNA用于选择、置换和抛弃,卵子复制现有的DNA作为备份就可以了。问题在于,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,选择、置换和抛弃DNA,都是概略性的,两链之中选一链,两段之中选一段,被选中的当然不是完全没问题,只是相比之下更好一些。因此,虽然精子与卵子都把精华留了下来,但DNA链还是有残缺、多余、混乱的基因。如果DNA依样画葫芦复制一个备份,连错误也一起复制了;如果就这样把人造出来,差错率就比较大,婴儿的生理年龄就很大,甚至是无穷大。因而有必要在复制分裂之前,进行基因备份、基因校对或基因更正,这正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意义所在。精卵相会,主要就是解决双方的老化问题。

  可能的方式有三种:第一种方式,精子带去的DNA链完全是作为备份,在发育过程照样复制分裂,但在合成蛋白质的关键时刻,则选择其中一条缺陷较少的DNA链,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,以减少差错率。第二种方式,精子带去的DNA链与卵子的DNA链对照之后,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缺陷,不相符的就肯定有问题,这时就可以进行基因修复。第三种方式,来自父本和来自母本的两条相同的DNA链,都分别打开并交换一条单链,两条单链配对咬合,碱基配碱基,配成碱基对,这是按化学规则来配的,有吸力的才能配成对,也就是A碱基配T碱基,G碱基配C碱基。两链配不上之处,就是问题所在,可以让“解链酶”从有问题的部位滑过去,让每个核苷酸分子暂时脱离、让位,这样一来,那些占错位的核苷酸就会被吸力更强的核苷酸取代——吸力最强的核苷酸就是唯一正确的核苷酸,基因错误因此得到修正。23DNA链都这么校对、更正基因,就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受精卵。

  不过,精卵结合不是什么都能修复的,碱基缺失、多余和混乱太多也不能修复,这样就会受精失败或发育不起来,中途夭折;勉强能发育的,可能胎儿会留下畸形或遗传病。若精子带去的DNA链只是作为备份,那么合成蛋白质时,只能在两链之中选一链,被选中的DNA链只是差错率相对较小而已,也同样会出现畸形或遗传病。

  另外,受精卵是有性别的,性别在受精的瞬间就决定了,若是男性,其中一对DNA链是不同的,从染色体来看一条是X染色体,一条是Y染色体,这意味着两条DNA链不同,是不同的两个DNA分子,这就不能配对咬合了,若有问题就难以校对、修复了。也许这正是为什么男性生命脆弱,寿命短于女性的原因。从这点来看,女性才是人类的正宗,因为23DNA分子天衣无缝配成对,男性是后面发展出来的性别,可说是畸形或副本,因为只有22DNA分子,外加两个不同的DNA分子,藏在X染色体中的DNA分子是男女都有的,而藏在Y染色体中的DNA分子,是异化或进化而来的,包含有男性生殖系统的基因。DNA分子进化的规则是:数量越少的基因,出现的时间越晚;数量越少的DNA分子,出现的时间也越晚。各种动物之所以不同,是因为有百分之几的基因不同,这些基因就是后面进化而来的。从生理结构来看,女性也是完美无缺的造型,女性完全可以单独繁殖后代,男性根本就不具有这样的生理结构,也没有这样的生理功能。

  以上所述,是对精卵结合动机的分析,这是一个能够接受的合理解释。当然,这仍属理论推测,还需要找到更多的相关证据。

  这样,受精卵的基因就是标准的了,老化问题就从源头上得到了解决。经过基因校对、更正之后的受精卵,虽不是洁玉无瑕,也是999金,先天的基因缺陷基本扫除了,从而使受精卵获得新生,生理年龄得以归零!这是新生儿嫩白可亲的缘故,也是人类得以延续至今的缘故。

    

   图4  精子发生过程  参照LW.《 Browder Developmental Biology》1991

  由此不难理解,精子为什么要拼命钻进卵子细胞核之中,因为卵子DNA链在细胞核之中。精子与卵子都有智慧,结合成受精卵之后是一个智慧还是两个智慧?都有可能,有可能是一个身躯一个智慧,有可能是一个身躯两个智慧。细胞的智慧,可能存在于一个分子或一团分子之中,处于细胞核的某个部位。精核与卵核相结合,形成新核。这个核中可能存在两个智慧,这两个智慧共同拥有一个身躯。不过这是一个过渡状态,而且十分短暂,36小时后受精卵就一分为二,两个智慧再度分开,各自承担人体的一半施工任务。很有可能,在整个人体的建造过程中,这两个智慧都处于组织指挥、发号施令的地位。甚至,伴随着人的一生,统治着一个由60万亿乃至200万亿基本生物组成的王国。

  假如人有灵魂,这就是人的灵魂。如果这两个灵魂寿命足够长、体形足够小、重量足够轻,人死后就能逸出躯体之外,在空中飘,在水中游,在地上走,在死亡之前重新进入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体内,让基本生物为自己再造一个身躯。当然,也不必舍近求远,人体之内也有无数细菌,他们会帮忙的,这样细胞就变成细菌了。假如人体所有细胞的智慧都能逸出,就可能暂时组成一个气态的松散社会飘向有利的地方,再分头各自重建躯体,也许这就是人类所说的鬼或魂。鬼魂从来都是飘逸而来,飘然而去的。也许有人指责是迷信,鬼与魂的传说得以流传几千年,也许不是凭空捏造、无中生有,不能简单用迷信一词否认。提供一种科学的解释,让传说与科学取得统一,显然更好。何况,英国有一所大学还养了一群专门研究鬼魂的教授,人家可是当作一门科学去研究的。

  话说回来,过去人类知道性的存在,感到性的必要,但就不知道性到底是什么东西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广泛应用,人类可以深入到细胞之中,观察精子与卵子的发生、结合和发育的全过程,但还是弄不明白性是什么。其实,性就是基本生物用来克服衰老的一种手段、方式或途径。人类明白:没有性就没有人类,因为没有性就没有受精卵,人的生命就不能发生。现在可以从更深一层的原因解释这个命题了:没有性人类的细胞早就衰老得变成化石了。

  为什么人类把性看得那么重要?因为性就有那么重要!假如没有性,人即使能生得出来,也是畸形、有病、衰老、短命。科学家引导鱼的卵细胞的雌核发育,多数小鱼在幼体阶段死亡。如雌核发育的鲫鱼,在胚胎发育的两周内,出现大量外观上畸形的个体,总的存活率仅50%。还有实验表明,雌核发育的草鱼,孵化出来的34尾个体,仅24尾存活,但存活三年的只有6尾。用体细胞克隆出来的绵羊多莉,也出现了早衰,仅存活五年就因老迈而病死了。从表面上看,多莉有三个生身之母,一个是提供乳腺细胞核的母亲,一个是提供卵细胞质的母亲,一个是提供子宫让细胞发育的母亲。从本质上讲,多莉是由绵羊乳腺细胞核发育而来,属单性繁殖,没有经过减数分裂,也没有经过受精过程,是用电极刺激乳腺细胞核与卵细胞质的结合体,引导乳腺细胞核发育。因此,克隆出来的多莉,生理年龄与提供乳腺细胞核的母羊一致,出现早衰短命就是必然的了。

  这些事实表明,这些动物或者是基因有缺陷,或者是发育机制不完善。有了精子和卵子的共同参与,问题就解决了。至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单性繁殖和无性繁殖,可能有其独特的年龄归零机制,只是人类尚不得知而已。如果繁殖过程存在减数分裂,并能彻底抛弃残损基因,有没有性都无所谓了。尤其在多倍体生物中,有多个备份DNA链可供选择、置换和抛弃,甚至可以进行校对和更正,这样性或异性就是多余的了。也就是说,繁殖时多倍体先演变为单倍体,然后再通过复制分裂的方式,恢复多倍体,就能解决基因缺陷或老化的问题了。

  当然,既然精子与卵子都是独立的生命,他们也就不是万能的,不是什么都能修补的。如果其中一条DNA链缺陷过大,即使另一条DNA链完美无缺,也不一定能修复——既有修复的可能,又有不能修复的可能。这正是人类中的遗传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,又有可能不遗传给下一代的原因之一。另外,细胞中存在一条有缺陷的DNA链和一条无缺陷的DNA链,复制蛋白质时任何一条链都可以做模板,若有缺陷的链做模板,遗传病就出现了;若无缺陷的链做模板,遗传病就不出现,这就是所谓的遗传隐性。具体来说,复制蛋白质时,是选取任何一条链中的基因进行复制,蛋白质种类繁多,两条链的基因都有机会作为模板,这正是儿女既像父亲也像母亲的缘故,用了父亲的DNA链就像父亲,用了母亲的DNA链就像母亲。

  一般来说,一个人患有遗传病,子女患有遗传病的概率约为四分之一,因为遗传病基因可能被精子或卵子抛弃了,若保留了下来,也可能在复制蛋白质时没有被作为模板,因此只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。简单说,遗传病基因存在于一条DNA链中,而男女双方可用于生殖的共有四条相同的DNA链,即共有四个相同的DNA分子,只是其中一个DNA分子有问题,因而概率上是四分之一。

  遗憾的是,即使精卵带来的DNA链都没有缺陷,也不是择优录取,父母双方,总存在外表、身高、智力的差异,儿女不一定能取到其中的长处。为什么伟人之后多平庸?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。也许,人与基本生物对美丑优劣的看法存在差异。但更大的可能是,美丑优劣的成因太复杂,基本生物还不能随心所欲控制。

  至于性活动,不是为了给人类制造快乐,只是为了把精子从体内提取出来。各部分的肌肉通过一系列的收缩与放松,就把精子挤出来了。性刺激、性快感是基本生物设计的一套驱动程序,一种诱惑伎俩,目的是驱使人去完成这一艰难的过程。由此可见,基本生物操控人的能力是极高的,艰苦的工作能让人主动做、乐意做。两性之间的吸引,可能存在一种气体介质,这是一种化学物质,属细胞语言的载体,由人体细胞释放出来,通过刺激对方大脑中的性感受器,驱使人接近对方。在这些化学介质的范围,存在一个场,不妨称作性场。

  两性从吸引到结合,是一个漫长的、艰难的过程,这一过程是麻烦了一点。能不能省事一点呢?让精子与卵子做邻居,相互窜门也方便,那该有多好啊。在植物界,雌雄同株比较多。在动物界雌雄同体比较少,但也有,如水螅、蜗牛、蚯蚓、盲鳗、旨鱼、巴哈马鲈鱼、蝾螈等。既然如此,人也可以。这么看来,两性的存在就不是绝对必要的了。的确如此,如果基本生物找到更好的年龄归零方式,那么就随时可以取消性别,人就是人,不分男女,不男不女,可男可女,亦男亦女。对于人类而言,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  不过,在今后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之内,两性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。因为雌雄同体有其致命之处:一是亲缘关系太近。两条DNA链都来自一个近祖,容易在相同部位出现遗传缺陷。二是生活环境相同。两条DNA链在外界相同的有害物质的侵害之下,也容易在相同部位出现遗传缺陷。因此,基本生物把精子与卵子分开,分别置于不同的个体之中,以便把遗传的损害减到最少,这正是男女的由来。不仅如此,男女之间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,离得越远越好,可以获得更聪明、更健康的后代,这就是远亲繁殖有优势的原因。

  自然界中雌雄同体的动物,不仅种类少,而且其中的大部分物种避免自体受精,而进行异体受精,从而避免物种的灭绝。

  雌雄同株的植物虽然多,但也尽量进行异花受粉、异株受粉,通过风和昆虫实现远程受粉。在生理上靠雌雄蕊成熟期不同、花的结构特异性、自花受粉不萌发或萌发不良,导致不能受粉,从而保证异花受粉。很明显,异花、异株受粉,后代生活能力更强。当然,植物中也有自花受粉的,这在植物中是少数。这些植物得以一代代繁衍至今,也许有其独特的生理年龄归零机制。

  除此之外,大自然中也存在单性繁殖、无性繁殖。这些生物怎么解决老化的问题呢?应该有某种年龄归零方式,只是不为人类所知而已。比如说细菌,有几种可能的方式:

  ①相互交配。细菌会不会像精子和卵子那样相互交配呢?不能排除,毕竟人类对细菌的了解还很肤浅,细菌的繁殖方式更没完全弄清。比如,大肠杆菌也发生基因交流,使自身轻易发生变异,获得另一种细菌的优点。交配的方式是,一方伸出接合管刺入对方体内,DNA双链分开,其中一条单链通过接合管进入对方体内,复制成一条完整的DNA双链,留下来的单链也复制成一条完整的DNA双链。有些种类的大肠杆菌,只是视需要把一段DNA(基因)输送给对方。

  ②相互修补。也许细菌不交配,但可能在繁殖前借助同类的帮助,对比、修复DNA链上的差错,才开始繁殖。

  ③吸收修补。死亡的细菌被活着的细菌吸收,死亡的细菌DNA链还在,仍可在修复时用于参考。最近有人发现晾干后并放了一段时间的精子,还能使卵子受精,并正常发育,这说明死亡的细胞仍有参考价值。

  ④细菌基因相对简单,简单的东西不容易坏。人体细胞有30—40亿个碱基对,若细菌的碱基对有300—400万个,就比人体细胞简单一千倍,若细菌繁殖速度是细胞的十倍,出现“熄火”变异的概率,相当于人体细胞的百分之一,也就是说,若细胞一百年就变异得老迈不动,细菌要一万年才变异得老迈不动。因此,一种细菌可以保持一万年基本不变,届时老迈得动不了,才整体灭绝。

  ⑤细菌独立生存的状态,具有抗衰老优势。细胞的变异,不是注定走向老化,绝大多数是走向老化,极少数是走向年轻化,即变异后具有更大的活性,比如癌细胞活性更大,寿命更长。但由于细胞生活在社会中,社会死亡了,细胞也跟着死亡,获得更大活性的细胞也不能幸免。而细菌是独立生存的,一百万亿个细菌因变异老迈而死,其中一个细菌因变异获得年轻,这个分支就迅速发展起来了,形成一个新的物种。

  不管怎么说,细菌的寿命只有几小时,比细胞的寿命短得多,细胞的寿命最短的也有几天,最长的可达几十年,甚至上百年,与人的寿命一样长。细菌寿命短,可能是天生就衰老的结果,要么因为没有年龄归零机制,要么年龄归零机制不完善。

  实际上,细菌变异的速度比细胞要快得多。人类1928年发现青霉素以来的76年间,研究出一千多种抗生素,应用到临床的有五十多种,速度是相当快的了,但却远远赶不上细菌变异的速度,每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,总是从特效、有效到无效,现在95%的病菌已有了抗药性,人类几乎到了无药可用的境地。这很可能是因为细菌繁殖的速度太快,快的二、三十分钟可以分裂一次,的确比细胞要快得多,因此细菌变异、进化的速度也比细胞快得多。另外的原因,可能是细菌没有年龄归零机制,或年龄归零机制不完善,或年龄归零时间拖得很长,使细菌有充分的机会发生更大的变异。还有一个原因,可能与环境变化剧烈有关,人类发明了许多对付病菌的药物,迫使病菌不断发生变异。同样,病毒的变异速度也很惊人,构成流感病毒遗传基因的核糖核酸的突然变异,比人体脱氧核糖核酸要快100万倍,病毒平均每年就有10次突然变异。

  这些基本生物为了生存,是不是有意放纵自身的变异呢?如果是有意放纵,绝大多数病菌、病毒都会因老化而死亡、灭绝,只有少数碰巧适应环境的变异病菌、病毒能生存下去,发展起来,形成新的物种。病毒变异这么快,也许是因为病毒没有年龄归零机制。当然,也不排除病毒是一种独立的生命体,并有相互交配的性行为。因为人类发现不同类型的艾滋病毒,居然有杂交现象!若得到进一步证实,人类就要重新认识病毒了。这种交配,是直接进行的呢还是借助细胞进行的呢?若是直接进行,病毒就不是一种需要依附细胞生存的寄生生物。

  从物种寿命来说,有性繁殖物种寿命比较长,一般在几百万年以上,甚至长达数亿年;无性繁殖物种的寿命就短多了,大部分无性繁殖物种只能存在几万年。有一些放弃性别的物种往往在数百代之后灭绝。尽管包括昆虫、蜥蜴和植物在内的许多物种通过无性繁殖顺利繁衍,但它们在数量上远远不及有性繁殖的物种。这证明了性是解决衰老问题的工具和途径。有性命就长,无性命就短,无论是单个生命,还是一个物种。多莉的短命,证明了单个生命无性老得快;无性繁殖物种的短命,证明了一个物种无性老得快。因为两性DNA的结合,可以修复基因,延缓衰老。

  话说回来,无性繁殖、单性繁殖不是人类所希望的生存方式。因此,性对于人类显得尤其重要,精与卵,男与女,缺一不可。也许有人说,人体内每个细胞都有DNA链,能不能由这些细胞去校对卵子的DNA链呢?当然可以,不过,被指定执行这一任务的细胞,无论是什么细胞,无论在哪个位置,都得叫做精子。在生殖上,精子的任务是激活卵细胞、校对更正卵细胞基因、建立健全发育机制。精子对卵细胞的激活,形象说就是进入卵核之内按一下开关,让卵子进入发育程序,启动任务是由精子带去的活性物质——酶完成的。精子如何建立健全发育机制,目前尚不清楚,但精子带去的一些物质、组织和器官,可能发挥关键作用。在不远的将来,在人类的帮助下,体细胞也能够承担上述任务,但可能属业余水平,做得不好。而且,体细胞经过多代分裂,比精子要老得多,卵子受精后发生畸形、老化的概率和程度也大得多。不过,若人类先对体细胞的基因进行校正,则可圆满完成精子的任务。

  现在人类学会了克隆技术,能用体细胞繁殖生命,但必须解决细胞生理年龄归零的问题,即细胞基因校对更正的问题,否则,克隆出来的就是大龄婴儿,注定命短。

  生殖分工导致了性别差异,性别差异导致了肌体差异。基本生物如此,人也如此。人类中的两性,男性的主要任务是外出揾食(借用一句广东话),面对的是恶劣的外部环境,因此基本生物造男人时,大脑、骨骼、肌肉、心肺就做得比较强,在智力、体力上强于女性。女性的主要任务是吸引男性、生儿育女、操持家务,面对的是温馨的家庭环境,因此基本生物造女人时,就在外表和性格上下足功夫,让女人妩媚动人、温柔似水、心细如针。男性值得炫耀的是智力与体力,女性值得炫耀的是外表与性格。总体上,女性的性格强于男性的性格,若这个世界都是女人,社会要和谐得多,至少不会发生战争。

  男性的长处在于工作,女性的长处在于生活。男性的长就是女性的短,男性的短就是女性的长。不宜拿一方的长与另一方的短相比,尤其不宜拿男性的智力、体力与女性的智力、体力相比。不宜提倡“男同志能办到的事,女同志也能办得到”,反过来说也如此。这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的,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,是客观存在的事实,是在长期的社会分工中造成的。当然,我们分析男女的长短优劣,是从总体上看的。在个体上,是有不少女人在智力上、体力上强于许多男人;也有不少男人在外表上、性格上强于许多女人。随着现代女性更多地走向社会,经历与男性相同的学习、工作过程,男女差异将越来越小。不过,若是完全丧失差异,则不是好事,无论是对生活、对工作都是如此,对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,对工作的影响也不可小视,因为现代社会的分工具有多样性,有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是智力、体力,有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外表、性格。美国篮球明星奥尼尔,在篮球场上是一座黑铁塔,谁不小心碰到就会头破血流,若让他到航班上当“空哥”,就不太合适了,一不小心就会把旅客碰得人仰马翻。

  说女性的智力体力不如男性,也许会刺激女权维护人士,若真如此,希望不要兴师问罪,这里谈论的不是政治,而是科学,科学只尊重事实,我只是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已。社会上的重要工作大多都是由男性挑大梁的,在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科研、工程、教育等行业中均是如此。当今中国最有成就的女导演胡玟说:“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是男性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”这是她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,向全国观众说的。由于是随口说出来的话,不太严谨,她的意思是男性发挥了主要作用。男性比女性能挣到更多的钱,所以男性养女性的较多,女性养男性的较少。女性在文艺领域占优势,她们利用的主要是外貌和声音;女性也在家务劳动中占优势,她们利用的主要是性格优势,她们温柔体贴,勤劳爱家,善于生活,乐于奉献。事实上,承认男女智力体力的差异,女性可以在社会劳动和劳动报酬上得到更多的照顾,取得成就之后还可以赢得更多的尊重。

  其实,女性无须感到自卑,女性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统治者。我发现了一个隐藏了几百万年的秘密:男性从来都是女性的附庸、工具和奴隶。由前文可知,先有女性后有男性,也就是说男性是女性创造出来的——在单性时代女性繁殖的都是女性,后来为了需要才繁殖了男性,制造一个可有可无的性别,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工具或一个奴隶。男性天生爱向女性献殷勤,天生就是一副奴才相,这反映了男性的工具本质。若有必要,女性也可以繁殖出专门干工作的中性工人——就像蜜蜂社会中的工蜂一样。男性的最大幸福,是拥有(实为依附)心仪的女性,若让男性随心所欲挑选自己的最爱,哪怕只能活一天,肯定有不少人愿意,这是荒唐可笑的,爱不是生命的必需,这完全是女性为男性创造出来的需求,目的是为了摆布和控制男性。男性无法摆脱女性的诱惑和控制,男性要拜倒在女性的石榴裙下。男性抛弃女性,那是受到别的女性指使;男性有三妻六妾,那是可以同时被几个女性奴役——这是一件更加强有力的工具;多女争宠,那是女人的战争,各施法术,各展魅力,是为了更多地控制自己需要的男性。男性在社会分工上承担更繁重的任务,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也是男性。女人爱男人,就像男人爱汽车,爱的是代步工具。女人挑选男人,完全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的,高大威猛,有权有势,腰缠万贯,符合这几条标准就是一件实用工具。所以日本美女都愿嫁给大吨位的相扑手。

  有趣的是,男性自我感觉良好,还以为自己是人类社会的统治者,这正是女性的高超之处。女人对男人说:“我嫁给你吧。”男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,于是就把女人“取”回家,结果女人不但得到了一件工具,还得到了男人的全部财产,实际上是男人嫁给了女人,全部财产都作为嫁妆了。男女关系,类同总经理与董事长的关系,总经理权力很大,发号施令,忙忙碌碌,似乎主宰着公司的一切,其实只不过是董事长的御用工具。蒋介石与宋美龄联姻,蒋介石整天在战场上厮杀,劳心劳力,痛苦异常,不小心还当了一回俘虏,吓个半死,差点没命,躲在后面享福的是宋美龄。可见,男人争夺江山,也是为了女人创造富贵生活。

  从动物的角度看,雌性的优势就更明显了。许多雌性用竞争的方式选择配偶,雄性为了获得交配权,厮杀得你死我活,而雌性则在一旁若无其事地观看,最后坐享战争成果,获得了最强壮的配偶和最健康的后代。在蜜蜂社会,统治者是蜂王——当然是雌性的了,雄蜂与蜂王交尾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,立即死去。据说螳螂交尾后,雌螳螂就回过头来把雄螳螂吃掉,目的是为孕育后代补足营养。这种说法来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,信不信由你。从这个视角出发,就不难理解公鸡打鸣了,鸡下地生活之后,就增添了许多危险,尤其是来自黄鼠狼的危险,公鸡的一项任务就是在半夜警卫,半夜时打鸣是告诉黄鼠狼:“我们醒着呢”,天亮时打鸣是告诉母鸡:“平安无事喽”。当然,拂晓前最后一次打鸣也是最聪明的,平安可以持续到天明,此时公鸡也许可以稍事放松片刻了。公鸡更夺目一些,更强壮一些,更好斗一些,这都是出于警卫工作的需要。母鸡羽毛颜色则与地上的落叶接近,这才是安全的颜色。

  男女相比,男人也更强壮一些,更好斗一些,道理是相通的,工具嘛总是更有力量的,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男性的智力、体力强于女性。由于男性忘乎所以,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件工具,有时还喧宾夺主,不听摆布,所以引起女性的反感,联合起来争取女权。不过,女性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,实际上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劳役。对于女性而言,重要的不是工作,而是嫁个好男人——或者说为自己找到一件好工具。反正全世界都是劳动力过剩,留些人做家务也不是坏事。当然,单身女性则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照顾,应该安排一份工作轻松、待遇优厚的工作,因为她们手头没有可资利用的工具啊。

  话说回来,人的生命是从精卵结合那一刻开始的,受精卵虽然没有人的外形、人的行为、人的意识,但没人怀疑,这是一个独立的生命。有的国家还立法保护这个尚未降生的公民,禁止孕妇堕胎。虽然人的生命是从合成开始的,但随后漫长的发育过程都有赖于无数次的分裂。婴儿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,分娩的过程也是分裂的过程——一分为二,可谓万变不离其宗,还是师承了细胞的繁殖方式。母亲在体内造出了一个婴儿,就像细胞在体内造出了一个后代。

  在生殖发育过程中,无论是合成还是分裂,都是必须的,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。如果说分裂是一个由年轻到衰老的过程,那么合成就是一个由衰老到年轻的过程。年轻化的需要导致合成的发生,合成的需要导致两性的出现,这就是两性的由来。别忘了,基本生物是发明大师、创造大师、建筑大师和工艺大师,需要什么就能造出什么,需要男人和女人,做出来就是了。人类一直觉得男女的出现不可想象,不得不归功于上帝,其实,一切就这么简单,造男造女并不需要上帝的参与。

  总而言之,性是生殖的需要,是基本生物克服衰老的一种方法,一项技术。从个体的生殖来看,性不是绝对必要的,只要基本生物愿意,雄性或雌性都可以单性繁殖,也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,让生物的任何一个体细胞进入生育程序,繁殖出生命的个体。但长远来看,性又是必不可少的,否则就会因为细胞老化而使物种灭绝。不过,由于性只是基本生物发明出来的一项技术,任何技术都有可能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过时,因此,不能说性是繁殖绝对需要的。在单性繁殖、无性繁殖的生物中,也许存在一种不需要性的年龄归零方式,这种方式是人类尚未了解的。

 

 

Previous       Menu      Next
 
Copyright Statement |  About This Book  |   Post a Comment  |   Author Analects  |   On Sale  |   Contact Sales
 

WebCopyright ©by wuzhi     http://www.wu-zhi.com

Hot Line: 020-85676671    13682279901
Yue ICP Bei No.061167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