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提要】这篇文章科学价值高于多数诺贝尔奖论文,可以据此开发出水燃料汽车,甚至能为人类带来能源革命,进入水能源时代,并彻底解决二氧化碳排放、温室效应和地球变暖的问题,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、技术价值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

最近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,说现代科学这么发达,为什么科学家解释不了火是什么呢?我高中的数学科代表,也是我这辈子遇到的唯一天才,最近还微信问我:火究竟是什么?他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本科生,学的是理工科,毕业后当铁路工程师,有不少发明创造,现在也被火迷惑了。

想想也是,真的没有老师和书本解释清楚火是什么,只说是化学反应。还有一些解释,给人的感觉是力有不逮,未及要害,似是而非,模棱两可,莫名其妙,云里雾中,还是没能解释清楚。我是高中化学科代表,火的问题应该由我来回答。其实,研究科学也不需要高深学问,有高中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也能研究重大科学课题,但必须思考问题和创造知识,基础知识只能作为铺垫。现在每个高中以上学历的人,都比牛顿在大学和中学学到的知识更多。现在就让我把火解释清楚,以木柴燃烧为例。

燃烧是木柴分子解体和重组的过程,氧抢夺木柴中的碳,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,还生成其他一些次要物质。氧是在大气中存在的,碳是在木柴中存在的,在常温下木柴中的碳与其他元素结合成稳定结构,氧没有能力抢夺碳,各自相安无事,燃烧不起来。当遇到高温时,如钻木、摩擦、雷电或点燃时,木柴中的稳定结构就被破坏了,造成分子解体,碳被拆解出来,在高温的作用下向周围空间飞出,这样氧就能抢夺碳了,在氧与碳的结合过程中,也就是氧与碳的原子核分别吸引对方电子的过程中,两种原子(或离子)快速靠近和激烈碰撞,导致电子释放出光子,就可以看到一团火了。除了光子还有红外线释放,所以人虽然没有接触到火,也能感觉到火的温度。

在这团火中充满弥漫物质,或说弥漫物质就是火团,这些物质来自木柴和空气,物质越多,温度越高,火团越大,添柴和吹风都是增添燃料的过程。这团弥漫物质为什么不向远方飞去呢?一是动力不够,没有强大的能量把这些原子发射出去。二是相互吸引,氧离子与碳离子之间有吸引力,这样对方就飞不远了。所以。火是有明显边界的。实际上也有少量碳离子飞出去,但外面的氧以分子的形式存在,难以同碳离子结合,没有激烈碰撞和结合,也就没有光子释出。氧气分子也需要高温才能拆解为氧原子或氧离子。

火团中的弥漫物质除了碳、氧和其他物质外,也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、一氧化碳等物质。这些气体会飘浮起来,从空中逃逸。所以,燃烧之后就剩一点灰了。木柴燃烧后产生的灰分主要是钙、钾、镁、钠、锰、铁、磷、硫等,是不参与化学反应或较少参与化学反应剩余下来的,在木柴中这些元素不多,所以灰是不多的。

在木柴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是碳49~50%,氧45~50%,氢 6%,氮0.1~1%,分子式是C47O46H6N,其他元素忽略不计了。因此,木柴中被拆解出来的氧和氢也参与化学反应,也是自身重组的过程,自身的氢氧有多少参与燃烧有待研究。煤炭、石油等也含有氧和氢。

温度是分子或原子运动的激烈程度,在燃烧过程中各种分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是很高的,若把手伸进火中,这些高速运动的分子、原子和离子撞击皮肤和肌肉细胞,就把细胞破坏了,这就是烧伤了。甚至人体细胞和骨骼也参与燃烧,这样就会被烧成炭,局部或全部烧成炭,若彻底燃烧就只剩下灰了。那么烧红的铁是不是火呢?不是火,只是在高温下铁分子激烈运动,原子外围电子相互碰撞,释放出光子,看起来就像一团火一样。

常见的燃烧有两种,一种是氧抢夺碳,一种是氧抢夺氢,氧抢夺碳的燃烧火焰是橙黄色的;氧抢夺氢的燃烧火焰是蓝色的。多数燃烧是两者兼而有之。常见的燃料是碳氢化合物,即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。

上图是从本生灯出来的火,工作人员在调燃料与氧气的比例,调到最佳比例燃烧最充分,温度也最高,氢的燃烧就多;调的比例不合适,燃烧不充分,温度不太高,碳的燃烧就多。最佳燃烧是让碳与氢充分燃烧。家用煤气炉也可以调节火焰,都知道要尽量调到蓝色,但没什么人知道是为了让更多氢燃烧,在科学上似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。

要想灰分少,燃料中的杂质就要少,即不参与燃烧的杂质少,如钙、钾、镁、钠、锰、铁、磷、硫等较少,酒精的分子式是C2H6O,只含有碳、氢、氧,都是参与燃烧的,所以烧得干干净净。酒精像许多燃料一样是碳氢化合物,燃烧既是烧碳,也是烧氢,从火焰颜色就可以判断,既有碳燃烧,也有氢燃烧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混合一起。

汽油是五碳至十二碳烃类(碳氢化合物)的混合物 ,主要成分是碳,次要成分是氢,所以也烧得很干净。但汽车用久后汽缸中为什么会积碳呢?因为拆解出来的碳太多,进来的氧不够分配,导致燃烧不充分,多余的碳有的粘附在汽缸里,有的从排气管排出,严重的会冒黑烟。

行文至此,已经把火解释清楚了,普罗大众知道这么多就够了,但对于想深入研究的学者来说,还需要有更深入、更具体的解释,这样能获得更多的技术运用。还是以木柴燃烧为例进一步分析。木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,纤维素是一种多糖,分子式是(C6H10O)n,当温度升高到临界点时,这种结构就会解体,因为原子外围的电子在高温下加速运动,有些电子就飞了出去,分子结构就解体了。主要是在两个原子之间充当共价键的电子飞了出去,共价键中的电子受两个原子核牵拉,最不稳定。

木柴在充分燃烧时,空气中的氧抢夺碳,形成二氧化碳,化学反应式是C + O2 = CO2,条件是点燃,即升温至临界点,剩下的H10O5拆解为5个或更少水分子,组成水中的氧可能来自木柴,也可能来自空气。当然,H10O5是某种分子,是指木柴中含有的成分。

究竟有无氢燃烧呢?这点很重要,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都是有的。在充分燃烧的火中,木柴中所有分子拆解成原子或离子了,不可能含有氢的分子不拆解,火能拆解一切分子,只要温度足够高。木柴火焰温度600-800℃,边焰温度1000-1300℃,蓝色边焰温度1400-1600℃。无论在哪个温度区间,拆解木柴分子都不在话下,包括把氢拆出来,氢与碳是紧密结合的,不把两者拆开,木柴就烧不起来了。分子在高温下就会原子化或离子化,离子体就是这么产生的。有人把火视为气体,这是拆解出来的碳和氧结合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,木柴本身不含有这两种物质。当氢被拆解出来后,遇到氧就结合成水了,这就是氢燃烧了。水到哪里了?变成水蒸气从空中逃逸了。

氢在空气中的燃点是570℃,在空气中的火焰温度是1430℃,在氧气中的火焰温度是2830℃。氢燃烧时火焰呈蓝色。在木柴燃烧中,蓝色是比较少的,要么是氢含量不多,烧完了也不明显;要么是氢燃烧不足,可能是温度不够高,拆解的氢比较少;要么是进来的氧不够多,满足不了大量氢燃烧的需求。

氢参与少不等于不参与。木柴激烈燃烧时由橙红色变成黄白色,这说明有氢参与燃烧。若往火炉煽风或鼓风,炉内氧气多了,就有更多氢参与燃烧,这样火就变得更白了。白色是综合色,包括了红黄蓝三原色,其中有蓝色,也就是有氢燃烧。

煤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对燃烧是有好处的,或者在炉火正旺时,往炉内喷适量雾化水,也许能起到“添油”作用。最好是高温蒸气水,水量的掌握要恰到好处,火候的掌握也要恰到好处。

木柴中也有水分,也会发生这种情况,即使干木柴本身也有氢被拆解出来。氢燃烧是氢与氧相结合,还是生成了水。换句话说,木柴中的H10O5H2O,先拆解,后重组,这就是氢燃烧。木柴中有多少氢与氧参与这个过程,还需要进一步研究,情况不同,有所不同,没有固定比例。但是,木柴、煤炭、汽油、柴油和煤油的燃烧,主要还是烧碳,这表明燃烧效率还可以大幅提高。

氢燃烧是可逆的,这是氢燃料的最大优势之一。只要有水就永远烧不完,拆了烧,烧了拆,循环往复,永远持续,只要不流失或少流失就能烧很久,这不仅意味着水可以作为燃料,还是一种没有污染、可以回收的燃料,作为汽车、轮船、火车、飞机的燃料是非常理想的。怎么才能做到呢?从理论上看,一是有较高温度。大概是一千度至几千度之间,越高越好。二是有雾化水。水雾化得越小越好,最好雾化为水分子,雾化水的温度越高越好。换句话说,是用高温烧雾化水,若能把水烧着,这样人类的能源问题就不是问题了,二氧化碳污染问题就不是问题了,地球变暖问题就不是问题了。这意味着煤炭和石油时代的终结,氢时代的到来,换句话说是碳燃料时代终结,氢燃料时代来临。

万一在高温高压下也烧不着雾化水呢?只要能让普通燃料中的氢充分燃烧,也是重大技术进步和能源革命,燃烧效率估计能够提高50-100%。另外,可以研究回收和燃烧二氧化碳,只要温度足够高或有恰当的催化剂,就能把氧与碳拆解,再把它们输入较低温度的腔室,它们又能重组在一起了(燃烧)。一氧化碳就是在燃烧中合成,又能被燃烧的气体,本质上是另一个氧结合进来。既然如此,二氧化碳也有可能,但需要先拆解再结合。任何一种燃料,都应该这样循环往复利用,而不是把生成物当废物,用完就抛弃。

人类要做的是:燃烧——回收——拆解——再燃烧。在地球中,碳的丰度是较高的,排在第17位,石头中也有碳,如石灰石的分子式是CaCO3,拆解后就得到一个碳和三个氧,这些都是燃料。当然,存在于植物、煤、石油中的碳更容易拆解。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物质是废物,就看人类会不会利用。

碳与氧结合,氢与氧结合,都是两种原子激烈碰撞,先是碳与氢分别被释放到空气中,然后与氧结合发生激烈碰撞,在碰撞中电子释放出光子,人就看到了火光。一个原子或正离子在抢夺相邻原子外围电子时,两个原子外围电子发生碰撞,这就是原子碰撞,电子带有光子等电磁粒子,这些电磁粒子就会被释放出来,如释放出光子和红外粒子。也有另一种情况,正离子抢夺空气中的自由电子,把自由电子吸过来后,与原有电子发生碰撞,同样会释放出电磁粒子。

化学反应的基础是吸力与斥力,有斥力时就推开,如高温时物质拆解;有吸力时就组合,如高温时物质组合。吸力与斥力来自磁性或电性,磁与电是一回事,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。

由于周围气流的原因,这团被释放到空中的原子、离子和电子是不断晃动的,于是看起来火苗是晃动的,室内的蜡烛则比较稳定,但或多或少还是有点晃动。简单来说,火是一团原子、离子和电子弥漫在空中,它们发生激烈碰撞,重组为新的物质,并释放出光和热。

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,都是无色透明的,向空中升腾了,看到白烟或黑烟时则是燃烧不充分,表明有原子或离子向空中升腾,还会产生一氢化碳,也是无色透明的。木炭燃烧几乎没有烟,因为燃烧比较慢,碳拆解比较少,有足充的氧气进来与游离碳结合。

根据本文原理,可以用火制水,在一个密闭的燃烧室中烧火,燃料是常见可燃物,把产生的废气引入水中,最好是低温水,这样水就会越来越多,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从水中浮起来向空中释放。这样的装置,在沙漠、海船和飞船上会用得着,淡水不够时就烧出一些来。这个原理要不要做实验证实呢?可做可不做,因为汽车尾气就含有水,只是气态水而已,排出尾气管后就向空中升腾了,但在冬天早上温度较低时,发动汽车后尾气管出来的往往是白烟,懒洋洋地向上方弥漫和升腾,这是气体水遇冷凝结形成的水蒸气,由于水比较重,显得懒洋洋,所以车主见多不怪,不会认为是汽油燃烧不充分冒出白烟。汽油中含有较多氢,一些氢与氧结合生成了水。若是汽油燃烧不充分喷出的白烟,是一团团高速向尾气管后方喷出的,这些废气轻于水蒸气,一看就知是汽车发动机有问题了。

煤气燃烧以蓝色为主,火焰温度1840℃,表明一千多度就可以拆解较多氢参与化学反应了,温度越高拆解的氢就越多。煤气火焰温度已高于铁的熔点1535℃,为什么没把煤气炉烧化呢?因为火是向上的,上面的铁锅装有水,热量传递到水中,铁锅温度就不会上升了;炒菜的铁锅温度会高些,热量传递到油、菜和水中,若干烧很快就会把锅烧化。火苗之所以向上,是受热膨胀的气体比重轻,向上浮升,周围空气填补进来,就形成了向上的火焰。

人类一直认为,燃烧是烧碳,意识不到也是烧氢,如煤气燃烧既是烧碳,也是烧氢,可能烧氢是主要的,这是火焰颜色告诉我们的。化学反应式也说明有碳和氢燃烧,天然气是煤气中的一种,主要成分是甲烷,完全燃烧时化学反应式是:

CH4+2O2=CO2+2H2(反应条件为点燃)

可以看到有水生成,氧抢夺氢才会生成水,这就是氢燃烧了。所以,氢是人类最常用的燃料,包括水中的氢。即使人类不能完全把水变成燃料,也可以把更高比例的水变成燃料,提高10%的燃烧率都是巨大的能量来源,在理论上水几乎可以彻底燃烧。常识告诉人类,水火不容,没想到水居然是一种燃料,还有可能是最佳燃料。

煤气有好几种,主要成分是碳、氢和氧,大城市常用的是天然气,成分是烷烃,这是一个大类,包括几十种烷,含一个碳的叫甲烷,含两个碳的叫乙烷,含三个碳的叫丙烷,含四十个碳的叫四十烷。在天然气中主要成分是甲烷,分子式是CH4,燃烧时是分子解体,氧抢夺碳和氢,生成二氧化碳和水,从分子式可见氢比碳还多。

人类知道水中有氢,总想把氢提取出来作为能源,常见的方式是电解水获得氢,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得不偿失,耗费的能量多于获得的能量,于是只能望洋兴叹了。不妨改变一下思路:直接把水拿来烧!行不行?科学告诉我们:行!因为火能拆解一切分子,或说温度能拆解一切分子,包括水分子在内。爆炸、撞击、电流也能拆解分子,达到临界强度就行。

如果还有人怀疑火能拆解水,那么可以想一下太阳的情况。太阳表面温度是5505℃,主要成分是氢,约占75%,氢是以等离子体的状态存在的,也就是说所有氢都被拆解成离子了,无论初始是氢原子、氢分子或氢在什么分子中。只要人类能让温度达到5505℃,就能把所有分子中的氢拆解出来。人类是制造温度的高手,几千度、几万度不在话下,人类制造出来的最高温度是5.1亿,比太阳核心的温度还高三十多倍。

现实需要的是,用简单廉价的方式制造出高温,从而把氢从水中分离出来,目前能想到的有几种方法,可以一一试验:一是用氢燃烧分解氢。密闭燃烧室不让温度逃逸,再往燃烧室吹氧,大概可以得到三千度左右的高温。二是用激光照射雾化水,让氧与氢分离。三是用微波振荡水分子,让氧与氢分离,形成等离子体,微波能产生几千至几万度高温。四是用电弧产生高温,让氧与氢分离,形成等离子体,电弧能产生几千、几万度高温,最高达一百多万度,而且能稳定持续制造高温,是一种理想的方式。

制造出高温,还要制造出耐高温材料,用来制造汽缸,汽车、火车、飞机、轮船和水燃料发电站用的气缸。氢的燃烧温度在1430-2830℃之间,把水中氢拆解出来的最佳温度,估计在3000-5000℃之间,把温度提高到最佳值,氢就被彻底拆解和充分燃烧了。但铁的熔点是1535℃,这样就把汽缸烧化了,得找到合适材料做汽缸。单质金属熔点最高的是钨,熔点3410℃;单质非金属熔点最高的是碳,熔点3500℃,熔点最高的化合物是五碳化四钽铪,熔点4215℃。不过,据说耐高温金属陶瓷可以承受5000℃以上高温,这是制造汽缸的理想材料。也可以用普通金属制造汽缸,给发动机做一套水冷系统,用循环水包裹汽缸,这样汽缸就烧不坏了。

在汽缸内点火的,最简单的还是用氢气火焰,这样温度也比较高了,或许能把雾化水拆解和点燃了。如果拆解和燃烧不充分,可尝试加入催化剂。做事要从经济上考虑问题,越简单、越廉价越好,如果行不通再考虑高大上的方法。

这么看来,制造出一个水燃料发动机或发电机是能做到的。因为从理论上走通了,只是技术上怎么做的问题。已经告诉你怎么做饺子了,动手做那就简单了,可以手工捏,可以机器做;可以用水煮,可以隔水蒸。至于面怎么揉,皮怎么擀,馅怎么调,可以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

人类把铀、钚等重金属拆解,获得了巨大能量;把氢等轻物质聚合也获得了巨大能量。同样道理,把普通原子或分子拆解和聚合,也同样能获得巨大能量,包括把水拆解也能获得巨大能量。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把水中的氢氧拆开,它们在分离的瞬间都会高速冲向四周,这就是能量的释放,会激烈冲击周围物质。因此,拆解水不仅获得氢和氧两种燃料,在拆解过程中也是制造能量的过程。

拆解与聚合工程,除了获得能量,还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利益。比如,把泥土、空气和水合成粮食和肉类,把废弃的塑料、橡胶、纤维等高分子拆解为有用的小分子。或者通过拆解加聚合,聚合加拆解的过程,制造出想要的物质。氢核聚变,铀核裂变,只是人类走出的第一步,征途漫漫,没有穷尽。

一个新学科出现了:拆解与聚合工程。这么看来,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就有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了。不然,很多人无所事事,不是看报、喝茶、上网、玩手机,就是去钻牛角尖,如黑洞、虫洞、引力波、弦、十一维、空间弯曲、量子纠缠、量子叠加等,只要依据不足,都属于想象和猜想。甚至还有科学家说,二十世纪物理和化学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了,基本原理都被科学家发现了。

国内有个汽车工厂研究水氢汽车,但失败了,还被媒体嘲笑说是骗子和骗局,但人家是干实事的啊,失败又如何?从理论上说,只要能把水中的氢拆解出来,水就可以成为燃料了。他们的方法是使用催化剂,用铝合金与水发生化学反应,把氢拆解出来。为什么失败了呢?工厂太小,人才太少,只有技术人员,没有高水平的科学家,没能首先从理论上走通。水是地球最稳定的结构之一,二氢一氧结合后,就很难有其他物质能拆解它们了,包括催化剂在内。不排除有某种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能拆解,但这样的催化剂不是那么好找。所以地球上有很多水,只能在物理力量的作用下发生变化,如在冰、水和水蒸气之间转化,或通电后把氢和氧强行拆分开来。

地球水来自氢与氧的燃烧,水之所以少在于氧少,氢是宏量元素,氧是微量元素,要经多次核聚变才能生成氧,氧的数量决定水的数量。氢燃烧时,氢氧最好调到最佳比例,这个比例就是二氢一氧,这样燃烧最充分。

发生火灾时泼水就能灭火。原因是:①水温很低,泼到火中迅速吸走温度,把温度降到了燃点以下。②水的覆盖性很强,泼到木柴中就把木柴包裹了,木柴再也不能向空中释放原子和离子。③水的吸附能力很强,从空中泼下来,就把火焰中的原子和离子吸附到水中了。④水包裹了木柴,也就把木柴与氧气阻隔了。这么一来水就具有较强的灭火功能了。

为什么油着火了不能泼水?油是浮在水上面的,水无法包裹油,水只会被火焰拆解参加燃烧,让燃烧来得更激烈。沙为什么能灭火?把燃料覆盖了,不让其继续释放原子与离子,还能阻隔燃料与氧气接触。泡沫为什么能灭火?也是把燃料覆盖了,不让其继续释放原子与离子,由于比水轻能浮在油上,也能阻隔油料与空气的接触,若是木柴则是包裹木柴,不让木柴与空气接触,另外泡沫还能吸附被释放到空中的原子与离子。

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,我们研究和解释身边常见的现象,就有可能获得巨大的能量来源。人类文明很大程度是靠火推动的,第一次文明来源于柴草炭(进入熟食时代和冶炼铜铁);第二次文明来源于煤炭(进入工业时代,以蒸汽机和煤炭发电为代表);第三次文明来源于石油(汽车、轮船、燃油火车、飞机、火箭和燃油发电等);第四次文明来源于铀核裂变和氢核聚变;第五次文明来源于水燃料(直接把水作为燃料)。

越是身边的事物,科学价值越大,只要解释清楚就找到了真理,在寻找真理过程中,还会有意外发现和惊喜。若研究凭空想象出来的虚无事物,可能离真理较远,也容易走到死胡同去。可以研究,可以尝试,可以走错,只是会浪费许多聪明绝顶科学家的宝贵时间和精力,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度也较小。有些科学家是把明白事物解释糊涂,有些科学家是把糊涂事物解释清楚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9年9月28日完成初稿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1年10月8日完成修改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打赏《生命是什么》的作者